在我們當今的社會里,越來越多的犯罪案件和形式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著。我們該如何防范這類案件的發生呢,下面小編就為你進行公安部拒執罪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內容呢,這部分內容的講解,看看我國都有哪些規定保護案件的被害者。
一、符合兩個條件,自訴亦可追究拒執罪
最高法7月20日發布《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的決定》兩個司法解釋。
對此,省高院執行局執行庭庭長郭斌表示,拒執罪司法解釋規定的一個重大變化,是由過去單一制通過公訴程序追究拒執罪,轉換為公訴程序和自訴程序都可以追究的雙軌制。這樣做,主要是提高打擊拒執罪的力度,拓寬打擊拒執罪的渠道。
省高院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規定對申請人的權利加強了保護,以前被執行人拒不執行時,申請人只能公訴。公訴時,如果公安和檢察院認為被執行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而申請執行人認為構成犯罪了,怎么辦?這次新規明確,可以讓申請人來自訴。
那么,滿足什么條件,可以以自訴程序追究拒執罪?省高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自訴人要有證據證明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第一,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侵害了自己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二,申請執行人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法院認為符合立案條件予以立案。據介紹,通過自訴程序追究拒執罪,可到判決該案的一審法院申請立案。
二、八種情形構成拒執罪
《刑法》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但是,“情節嚴重”規定不具體,在實踐中不好操作,造成公檢法扯皮現象。郭斌介紹,這次最高法司法解釋對此進行了明確,即明確了構成拒執罪的八種情形。具體為,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法第313條的解釋中規定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1、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采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
2、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3、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4、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5、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6、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7、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8、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單位是被執行人,限制董事長財務部長高消費
針對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郭斌介紹,此次最高法司法解釋一個最突出的變化是,從限制高消費拓寬到限制一般消費,也就是高消費以外非生活或非經營必需的消費類型。“過去在乘坐列車方面,在僅僅限制坐軟臥的情況下,被執行人轉坐高速列車和動車組列車也是非常方便的,僅限制坐軟臥就難以達到限制其出行、壓縮其生活空間的效果。”郭斌表示,此次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把限制范圍擴大到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和一般動車組列車一等座以上座位。
第二個重大變化是對于被執行人是單位的,過去只限制單位的消費,但是往往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相關責任人員照樣拿著單位的經費進行高消費。郭斌介紹,這次新規擴大了“有關人員”的范圍,包括四類: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以及實際控制人。這就意味著,公司是被執行人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要被限制高消費,財務部長、會計、出納等直接責任人和實際控制人,都要被限制高消費。
主要集中在犯罪人在得到合理的判決后,卻不執行相關的法律結果。對案件的原告在經濟上和精神上都照成了一定的傷害。這對我國的司法公正也提出了較為嚴峻的挑戰,希望大家能夠收集證據,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是否有犯罪記錄消除申請通道?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現執業于湖北省規模最大之一的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湖北省律師協會會員,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始終秉持“專業、專一、專情,為您的事而專”的執業理念,以深厚的法學功底為依托,以豐富的辦案經驗為拐杖,以當事人最大利益為導向,為當事人提供辦案最專業,服務最美好,最優質的法律服務。執業以來以專業化、品牌化、團隊化為發展方向,致力于致力于勞動、人損、建設工程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并辦理了大量的勞動爭議、人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為當事人提供了全方位專業法律支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誠信、責任的品質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獲得了當事人的信賴和好評!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貨品快遞運輸破損運費誰承擔
2020-11-2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轉包和轉讓的不同
2021-01-11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