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法治越來越嚴密的今天,犯罪人的類型也是越來越多的出現了。許多犯罪類型我們都沒有接觸過,但其實對社會和人民的危害已經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那吸收犯結合犯我國法律都有哪些規定,下面小編就為你簡介這類案件的犯罪形式。
一、吸收犯
(一)吸收犯的概念
吸收犯是指一個犯罪行為為另外一個犯罪行為所吸收,而失去獨立存在的意義,僅以吸收的那個行為來論罪,對被吸收的行為不再予以論罪的情況。兩種行為之間所以具有吸收關系,是因為它們通常屬于實施某種犯罪的同一過程,彼此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前行為可能是后行為發展的必經階段,后行為可能是前行為發展的自然結果。
(二)吸收犯的形式
根據我國刑法理論,吸收犯一般具有以下幾種形式:
1、重行為吸收輕行為。 這里的重輕是根據行為的性質確定的,主要是指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大小。例如,一個人先非法制造槍支,后又將其所制造的槍支私藏起來,就應以非法制造槍支來論罪,而將私藏槍支的行為予以吸收。
2、主行為吸收從行為。
這里的主從是根據行為的作用區分的,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或次要作用的是從行為,其余是主行為。例如,甲先教唆乙去殺人,后又提供殺人工具。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犯罪分子兼有教唆犯和幫助犯雙重身分。在此,教唆是主行為,幫助是從行為,應以教唆行為吸收幫助行為。
3、實行行為吸收非實行行為。
這里的實行行為與非實行行為是根據刑法的規定劃分的,實行行為是由刑法分則加以規定的行為,而非實行行為是刑法總則加以規定的,例如預備行為、教唆行為與幫助行為等。例如犯罪分子為殺人進行預備活動,然后將被害人殺死。在此,殺人的實行行為吸收殺人的預備行為。
(三)吸收犯的認定
在認定吸收犯的時候,應當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吸收犯與牽連犯的交叉。椐據傳統刑法理論,牽連犯是實行從一重罪處斷的原則。因此,在牽連犯中,存在重罪吸收輕罪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牽連犯往往都是吸收犯。但是,反之則不然。吸收犯并不都是牽連犯,還有一些情況,是牽連犯這個概念所包括不了的,用其他概念也不能科學地加以說明。而吸收犯這個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這種高度行為與低度行為之間的吸收關系,具有一定的價值。
2、吸收犯與數罪中吸收原則的區別。吸收原則是在構成數罪的前提下的一種并罰原則,這里所謂的吸收原則是刑之吸收。例如,椐據我國刑法第69條規定,數罪中有一罪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行的,只執行死刑或者無期徒行,其他刑罰不再執行。這就是采取了吸收原則。吸收犯不同于吸收原則,它是罪之吸收,而不是刑之吸收。在吸收犯的情況下本來存在兩個以上的行為,是數罪,但由于行為之間具有吸收關系,高度行為將低度行為予以吸收,成了一罪,不實行數罪并罰。
(四)吸收犯的處理
在吸收犯的情況下,兩個犯罪行為之間存在吸收與被吸收的關系。被吸收的犯罪行為失去獨立存在的意義,因而只能以吸收的那個犯罪論處。因此,吸收犯在裁判上作為一罪處理。
二、結合犯
(一)結合犯的概念
結合犯是指原為刑法上數個獨立的犯罪,依照法律的規定,結合成為一個犯罪的情況。例如,日本刑法分別規定了故意殺人罪和強奸罪,然后又規定一個強奸殺人罪,這是典型的結合犯。
(二)結合犯的構成
結合犯的成立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結合犯的數個犯罪行為原為刑法上數個獨立的犯罪。也就是說,結合犯所必須具備的兩個以上的行為是指充足犯罪構成意義上的行為。
2、結合犯是將數個獨立的犯罪結合成為一個犯罪,即結合成第三罪。
3、數個獨立的犯罪結合成為一個犯罪,是依照刑法的明文規定,這是結合犯的法律特征。如果是一種犯罪,雖然實際上可能包含數個獨立的犯罪,但是刑法并未明文規定該數個獨立犯罪結合而成為一個犯罪。那么,這種犯罪就不可能是結合犯。例如賄賂罪包括行賄、受賄、介紹賄賂三種犯罪,但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將其結合為一罪,因此不是結合犯,只是一個集合罪名。
(三)結合犯中兩個犯罪行為之間的關系
刑法為什么把兩個犯罪結合成為另一個獨立的新罪呢?一般來說,結合犯中兩個犯罪行為之間具有以下兩種關系:
1、牽連關系,即目的在于實施某一犯罪,而以另一犯罪作為手段行為,或者實施某一犯罪后,實施這一犯罪的結果行為構成另一犯罪,這在刑法理論上稱為牽連犯。當法律明文將牽連的兩個犯罪行為結合為第三罪時,就成了結合犯。因此,牽連犯與結合犯之間存在交叉,兩者的區別就看有無法律的明文規定。
2、并發關系,即兩種犯罪經常是同時發生,為了處理上的方便而將兩罪結合成的另一新罪。
(四)結合犯的處理
結合犯由于法律上明文規定將兩個犯罪行為結合成為一個獨立的犯罪。因此法律上只認為是一罪而不是數罪,不適用數罪并罰的制度。
吸收犯是犯罪的前置條件構成后,犯罪人不但沒有悔悟自己的犯罪事實,以藏匿等手段繼續實施犯罪。結合犯時兩件或以上的犯罪,犯罪人同時實施并形成后果的犯罪,我國法律都會嚴懲絕不姑息。
企業吸收合并程序和辦理變更和注銷需要資料是哪些?
數罪并罰中有期徒刑是否吸收拘役?
牽連犯與吸收犯的區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