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為、性質以及情節程度的不同決定了犯罪類型、判斷依據、審判結果的較大區別;因此為有針對性的判定刑法,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自建國以來先后出臺了民事法、刑事法、行政法等七類,不同類別的法規范圍要求也不盡相同。那么,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涉及刑事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一、未成年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刑法》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被稱為未成年犯。從刑法第17條可以看出,我國對未成年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規定為十四周歲,具有同樣規定的國家還有英國、日本、意大利、德國和韓國等。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精神病要負刑事責任嗎
1、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為造成危害結果是否要負刑事責任以及負何等程度的刑事責任,關鍵要看法律標準即辨認或控制能力的有無和喪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輕度精神病。從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部分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認或控制能力減弱等幾種情況,每種情況承擔的刑事責任不同。第二,要結合其行為時的精神狀態,有些精神病人屬于間歇性的,時好時壞,關鍵要看其實施某種行為時是否處于發病狀態。
3、而《民法通則》也對精神病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精神病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也不能免除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精神病患者個人有財產的,從其財產中支付賠償費。
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的承擔的刑事責任從輕處罰;精神病患者需要檢查患者是否在發病時間,如當時精神狀況正常同樣要負刑事責任,對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判決方式根據具體情況定。因此在做事前要三思后行避免沖動。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的范本怎么寫?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親人被刑事拘留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扭送人途中反抗受傷可以索賠嗎
2021-02-24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