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在我們國家的近些時間里是呈現上升的趨勢的,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們國家的處罰是非常的輕的。因為未成年人的各方面都不成熟,所以對未成年人的處罰也是會比成年人要輕的。那么對未成年犯罪不公開審理的年齡有什么規定呢?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由此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即不滿十八周歲犯罪均不得公開審理,只是在有限度的范圍內允許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派代表到場。
那么,具體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齡階段,就要涉及到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我國刑法第十七條對此有相應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綜上,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系已滿16周歲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階段的年齡,以及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犯特定之罪的,無法不得公開審理,只有在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屬于相對有限度的公開。
二、未成年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了犯罪行為。未滿14周歲的人實施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不認為是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為,才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歲以前和14至16歲期間都實施了上述行為,那么只對14至16歲期間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14歲以前的行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為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都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滿16周歲前后都實施了上一個問題所說的犯罪行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滿16歲以后的行為的刑事責任,對16歲以前的行為不作為犯罪一并追究。
對未成年犯罪不公開審理的年齡我們國家是有著相關的規定的,對于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在十六歲之前是不允許公開的。但是對于十六歲之前的犯罪行為法定代理人和未成年被告同意的情況下是可以公開一部分的。所以說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對保護未成年人確實做了很多。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全文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代持協議的概念
2021-02-03醫療事故如何分級
2020-11-11勞動者申請司法援助的條件
2021-01-05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如何申請征地拆遷信息公開
2021-02-13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房屋征收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04拆遷補償合同糾紛時效怎么認定
2021-02-15拆遷房房產證辦理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