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普通民眾其實對于犯罪的理解都特別的簡單,因為在很多人眼中犯罪就是已經做出了違反我國刑法而必須要承擔刑事責任的這種行為。但在對每一種犯罪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當中,都有犯罪主體客體和犯罪對象。接下來小編就詳細的給大家解釋一下犯罪主體客體對象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犯罪主體客體對象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犯罪對象與犯罪客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犯罪客體指犯罪行為侵害的,為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犯罪對象指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行為所作用的對象。
犯罪對象是犯罪客體的載體,犯罪客體是犯罪對象本質內容。
1、任何犯罪行為都必然侵害犯罪客體,但不一定都有侵害的對象(犯罪對象)。
2、犯罪客體決定犯罪性質,犯罪對象與犯罪性質無關。
3、犯罪對象是犯罪客體的外在形式,犯罪客體是犯罪對象的內在本質。
4、犯罪一般是通過侵害犯罪對象來破壞犯罪客體。
5、沒有犯罪客體就沒有犯罪對象,前者決定后者。
6、犯罪侵害犯罪客體是必須的,侵害犯罪對象是常有的。
7、犯罪客體是內在本質的論述,犯罪對象是具體外在的表象。
最后,刑法是通過保護抽象的犯罪客體來保護具體的犯罪對象的。
二、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三、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是犯罪構成的要件之一,指刑事法律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確定了犯罪客體,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確定犯的是什么罪和它的危害程度。如果行為人侵害的不是刑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而是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這種行為不能構成犯罪,行為人也不負刑事責任,而負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
通過以上的這些資料大家能夠清晰的看得出來,犯罪主體客體對象這是完全不同的三種法律概念,通常情況,犯罪主體客體和對象三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的,比如說犯罪對象其實就是屬于犯罪客體的載體的,而犯罪主體是針對不同的犯罪行為的身份上的規定,主體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有些企業。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小孩屬于家暴嗎
2020-12-12沒錢給贍養費強制怎么判
2021-01-18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農民朋友在土地轉讓中要注意的問題
2021-02-05拆遷不簽字會強制執行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