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刑法規定的都是一些關于犯罪行為的處罰規定,當然我們國家法院進行判決的時候,主要是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判決,第一個是定罪,第二個是量刑方面,現實中也存在著當庭認罪的情況,很多人都想要了解一下,當庭認罪的司法解釋相關規定是什么?
一、當庭認罪的司法解釋相關規定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
第九條 人民法院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
7、對于當庭自愿認罪的,根據犯罪的性質、罪行的輕重、認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依法認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所謂當庭認罪,指犯罪嫌疑人當庭自愿承認被指控的犯罪。對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認罪須在當庭。當庭自愿認罪與其他量刑情節不同,其主要來源程序法。由于被告人當庭自愿認罪簡化了法庭審理的程序,提高了訴訟效率,節約了司法資源,因此可以對被告人從輕處罰。需要注意的是,被告人在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不認罪而當庭認罪的不影響對該量刑情節的適用。犯罪嫌疑人當庭不認罪,庭審結束后自愿認罪的由于沒有簡化審理程序、節約司法資源,一般不能認定當庭自愿認罪。
第二,認罪的程度只要求犯罪嫌疑人承認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實。
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好非常準確地記住案發的詳細經過,有的甚至會對鑒定結論等證據提出異議,但只要能夠對指控的犯罪后果、手段、對象等基本事實沒有異議,就不會影響對此的認定。
第叁,認罪的內容只要犯罪嫌疑人承認指控的事實,不要求承認指控的罪名。
二、影響量刑的酌定情形有哪些
一是被害人過錯。
什么是被害人過錯,學界說法不一,實踐中爭論不止。但“事出有因”是民眾的一貫認識,只是這個“因”應當具有刑法上的評價意義。這個“因”應當是指在刑事案件的發生及過程中,基于被害人對犯罪人之間的相互關系,被害人的行為表現對刑事案件的發生或惡化所起的負面作用。
二是激情犯罪。
所謂激情犯罪,是指人在某種外界因素刺激下,因心理失衡而在瞬間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司法實踐中經常出現被告人實施犯罪以后極度的后悔,有的甚至不相信是自己所為;還有的人犯罪后其家人、朋友、同事根本不相信犯罪行為是被告人所為。而這些犯罪的行為往往是在被告人爆發式的、強烈的情緒狀態下所實施的。其犯罪過程具有時間短暫,迅勐激烈、難以控制的特點。
三是真誠悔罪。
悔罪被告犯罪后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主觀心態,這種主觀心態無疑是正面和積極的。這種主觀心態客觀上反映了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和主觀惡性,而行為人將來實施犯罪行為的可能性(人身危險性)和對自己行為及社會危害性所抱的心理態度(主觀惡性)將在法官量刑起到重要作用。
四是犯罪動機。
人的行動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進行的。引起和推動個體去從事某種犯罪活動以滿足一些不合理需要的意念和愿望,就是犯罪動機。任何犯罪行為都是由犯罪動機所驅使的。因此,所謂犯罪動機,就是指刺激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以達到犯罪目的的內心沖動或者內心起因。
五是犯罪手段。
犯罪人實施犯罪都是通過一定的犯罪行為將其主觀方面的犯罪意圖表現出來,方法和手段的不同,不僅造成的實際危害結果可能不同,體現出來的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也不盡相同。有些犯罪刑法將一定的犯罪方式和手段規定為犯罪的構成要件,犯罪的手段首先應在犯罪構成的要件內進行考量,而在刑法中沒有將犯罪手段規定為犯罪構成要件的情況下,犯罪手段的具體差別雖然不影響定罪,卻是量刑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小編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了當庭認罪的司法解釋的具體內容,如果當庭認罪的話,那么可以是從寬處理的,其次就是,也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我們國家進行運行的一些影響因素的內容包括哪些。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