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案件辦理的過程中,如當事人對自己的罪行拒不交代的,我國的相應機關應該如何處理這類事件呢。我國的檢察機關又該如何進行相應后續的審理工作呢。下面小編就檢察院提申不認罪,有哪些法律規定。這類法律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如沒有口供但其他證據充分的仍可定罪;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是否構成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自己說了算的,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有證據,經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一、法律知識鏈接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因此,即使沒有口供,如果有其他證據能相互印證的,同樣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
二、法條解讀:
刑事訴訟法第46條中的“只有被告人供述”,僅指甲(或丙、丁等)承認自己犯罪或有被指控的事實存在,即“供述”;“沒有被告人的供述”,則指甲(或丙、丁等)說明自己罪輕或無罪的辯解,甚至對他人罪行的檢舉揭發。這里不能將“供述”擴大解釋為“口供”。因此,把這一點搞清楚,“被告人”的范圍有多大則不言自明了。現在反過來再看第5種情形,就可以發現甲、丙、丁三被告人所供認的罪行均關乎自身,亦未相互糾纏,是清一色的“被告人供述”,此時如無其他證據,他們的供述無法得到查證屬實,當然不能認定甲動手打人這一情節。可見,無論是被告人的供述,還是辯解和攀供,它們都處于同一的證據地位,具有相同的特性,盡管出自數個被告人之口,但對其互證力不應期望過高,即“不輕信口供”,一般情況下,一定要慎之又慎,尤其是在被害人死亡未留下任何陳述,即死無對證的情況下,更不能輕易用同案被告人的口供互證其罪。而要把著力點應放在口供外的其他證據補強上,放在調查研究上,要“淡化”口供。這既是口供自身特征的內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權,杜絕刑訊逼供,促使司法人員提高辦案水平特別是偵察水平的大勢所趨。
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即使相應的當事人對自己的罪行不予承認。但相應的機關具有有利合法的證據,我國的法院也會支持這類判刑。但如果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罪犯的口供就變得尤為重要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檢察院立案偵查的范圍包括哪些
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條件是怎樣的
檢察院起訴書能否給被告人家屬,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十年前的車禍傷殘可以申請賠付嗎
2021-03-01口頭承諾給對方錢有效嗎
2020-12-30交通罰款復議應如何進行
2020-12-26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