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審逃跑應該怎么辦?
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審逃跑應當,取消取保候審,可根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其他法律規定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部70號令)》規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
肇事逃逸的構成條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
取保候審在我們國家適用的條件是非常嚴格的,首先必須符合法律所規定的固定情景,其次就是還應當繳納保證金或者由,相應的被告人提出保證人,如果在取保候審期間發生逃跑等事件的話,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應當取消取保候審并且,立即捉拿歸案。
2020年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裝修合同
2021-01-29婚姻存續期間指什么時候
2021-02-24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如何注冊專利
2021-03-09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