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嫌疑人不認罪受害人和證人都已指認
那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證據,來證明犯罪嫌疑人的故意以及作偽證的證據。當然,這里面是需要一些手段,或稱是手腕的。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不承認,其他證據能夠確實證明其犯罪的,也應當采納。
證人作偽證也是犯罪行為,應當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不承認,其他證據能夠確實證明其犯罪的,也應當采納。
證人作偽證也是犯罪行為,應當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受害人的辨認,在法律上是一種直接證據。依法進行的辨認,可以有力地指控犯罪。
二、法條鏈接:《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1、第二百四十九條 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可以讓被害人、證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對與犯罪有關的物品、文件、尸體、場所或者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
2、第二百五十條 辨認應當在偵查人員的主持下進行。主持辨認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
幾名辨認人對同一辨認對象進行辨認時,應當由辨認人個別進行。
3、第二百五十一條 辨認時,應當將辨認對象混雜在特征相類似的其他對象中,不得給辨認人任何暗示。辨認犯罪嫌疑人時,被辨認的人數不得少于七人;對犯罪嫌疑人照片進行辨認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認物品時,混雜的同類物品不得少于五件。
對場所、尸體等特定辨認對象進行辨認,或者辨認人能夠準確描述物品獨有特征的,陪襯物不受數量的限制。
4、第二百五十二條 對犯罪嫌疑人的辨認,辨認人不愿意公開進行時,可以在不暴露辨認人的情況下進行,并應當為其保守秘密。
5、第二百五十三條 對辨認經過和結果,應當制作辨認筆錄,由偵查人員、辨認人、見證人簽名。必要時,應當對辨認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
法庭的審判是非常的嚴格的,并且公正的,如果再庭審中,只有受害人和證人指證嫌疑人的犯罪事實成立,但是嫌疑人自己拒不認罪,那么法院不能因此對嫌疑人做有罪判決,而應該在收集證據,根據其他的證據來指控。
二審不認罪對判決結果影響大嗎?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雇傭童工是否違法
2020-11-12配音屬于表演者權嗎
2020-11-19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