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告人情節輕微不作為犯罪處理嗎?
對于情節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的犯罪,或者罪行雖然嚴重,但具有法定、酌定從寬處罰情節,以及主觀惡性相對較小、人身危險性不大的被告人,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但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行為,不作為犯罪處理;對于依法可不監禁的,盡量適用緩刑或者判處管制、單處罰金等非監禁刑。
對于所犯罪行不重、主觀惡性不深、人身危險性較小、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要依法從寬處理。對于其中具備條件的,應當依法適用緩刑或者管制、單處罰金等非監禁刑。同時配合做好社區矯正,加強教育、感化、幫教、挽救工作。
二、法院審理案件如何認定犯罪情節輕微?
1、考慮案件的具體情況。根據犯罪情節存在的不同場合和時間,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是否輕微,應綜合考慮行為人的罪前、罪中及罪后的各種情況進行認定。罪前情況直接影響了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主要包括犯罪人的一貫表現、有無前科、是否慣犯或者偶犯。罪中情況既能反映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狀況,而且也影響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主要包括犯罪動機、犯罪的手段、行為侵害的對象,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是否防衛過當或者避險過當。罪后情況主要是指犯罪人對已經實施完畢的犯罪所持的態度,主要反映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有時也會影響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包括自首、坦白、退贓等。例如,犯罪后行為人的退贓行為,不僅表明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有所減弱,而且也表明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有所減輕。對于一起案件,只有綜合考慮案件本身的各種情況才能夠直接決定犯罪情節是否輕微。
2、考慮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我國的刑法條文及司法解釋中,包含有大量的從輕、減輕及免除處罰的條款,對于行為人的行為含有相關法定從寬情節時,可以結合具體案情考慮對行為人是否作出相對不起訴。
3、考慮處罰的必要性。在綜合考慮行為人犯罪的各種情節基礎上,還要從預防犯罪的目的上考慮作出相對不起訴是否能夠對行為人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能夠避免行為人不再進行類似犯罪。
綜上所述,法院審理刑事案件的時候,如果認定被告人犯罪情節顯著輕微,可以不予定罪,不作為犯罪處理,即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當然,判定犯罪情節輕微是有嚴格標準的,對于犯罪情節較輕的,應當是從輕或者免于處罰。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犯罪故意有哪些類型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程序
2021-02-27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新農村建設拆遷給相同面積樓房嗎
2021-03-142020年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政策
2020-12-10棚戶區改造補償不合理可以提高嗎
2020-12-11農村房屋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12拆遷補償評估的規定
2021-01-24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人口計算嗎
2021-03-24國有土地上承租土地(或房屋)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13廣州舊城改造新增獎勵費
2020-11-12吉林省房屋拆遷安置與補償指引
2021-01-21舊城改造可以強制性拆遷嗎
2021-02-22房屋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9農民占地補償新政策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