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是主觀方面是怎么要求的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又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二、犯罪預備算犯罪嗎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對犯罪預備的處罰,必須要認定行為屬于犯罪預備。根據《測法》第22條規定:為了犯罪 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1)已經實施了犯罪的預備行為。即已經實施了準備犯罪工具或者制造犯罪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而不是單純的犯意表示。
(2)罪行為必須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如果犯罪行為沒有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則構成其他犯罪形態。
(3)罪行為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基于行為人以內的原因停止犯罪,則是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通常都是為了之后順利和完成犯罪而做準備工作,就包括踩點、準備犯罪工具、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等等。由于犯罪預備是出現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之前,也就意味著在實行行為著手之后即使因為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停下來了,也不會成立犯罪預備。根據《刑法》中的規定,成立犯罪預備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p2p非法集資判刑對職位有影響嗎
2021-01-31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