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虛假訴訟罪犯罪預備的判罰是什么?
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虛假訴訟罪的判罰情況是: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本罪可以是單位犯罪,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述行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二、犯罪預備的形式
1.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犯罪預備行為最常見的形式
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
(1)用以殺傷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槍彈、刀棒、毒藥、繩索等;
(2)用以破壞、分離犯罪對象物品或者破壞、排除犯罪障礙物的器械物品,如鉗剪、刀斧、鋸銼、爆炸物等;
(3)專用為達到或逃離犯罪現場或進行犯罪活動的交通工具,如汽車、摩托車等;
(4)用以排除障礙、接近犯罪對象的物品,如翻墻爬窗用的梯子或繩索等;
(5)用以掩護犯罪實施或者湮滅罪證的物品,如作案時戴的面罩、作案后滅跡用的化學藥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復雜性可以反映出預備行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謂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于犯罪的需要。
2.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這類犯罪預備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
(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例如為實施入戶盜竊而事先練習爬樓入窗技術
(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
(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
(5)出發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
(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偵查追蹤的計劃,等等。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的犯罪預備行為的相關判罰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相關犯罪事實的認定上,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上處理,具體的判罰情況應當由公安機關在對相關犯罪情況進行調查取證后,結合造成的傷害來進行量刑。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后悔了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4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商標品牌如何促進經貿發展
2020-11-13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糧補是歸土地所有者還是土地承包經營者呢
2020-12-14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不能進行買賣
2021-01-17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法定程序到底是什么
2021-01-30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公租房拆遷,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