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不作為的成立條件有幾種
不作為,是指行為人消極地不去實施自己有義務實施且能夠實施的行為。不作為是人的消極行為,但不是所有的消極行為都屬于刑法上的不作為。由“不作為”的定義可知,刑法上的不作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不作為犯罪成立的前提條件。這里的“義務”主要有以下四個來源:
(1)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義務。(這里的“法律”包括狹義的法律以及法令、法規(guī)等)
(2)職務或業(yè)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這類義務以行為人具有某種身份或從事某種業(yè)務并正在執(zhí)行為前提。
(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
(4)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即當先行行為危及他人權益時,行為人有義務采取措施防止、排除和避免危險發(fā)生。
2、行為人能履行特定義務而未履行。 “能履行義務”不僅意味著行為人具有防止結果發(fā)生的積極行為的可能性,而且意味著具有防止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即行為人能采取措施,并且此措施可能防止結果發(fā)生。
3、由于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而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結果。這是不作為行為達到犯罪程度的客觀標志。換句話說,就是行為人履行作為義務可以避免結果發(fā)生時,不作為才可能成立犯罪。
二、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第一種情況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fā)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jù)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jù)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如某汽車駕駛員,在倒車時違反操作規(guī)程,不事先鳴笛,也不注意觀察,結果將在車后玩耍的小孩軋死。作為駕駛人員,其職責要求在倒車時必須先認真觀察,而該駕駛員由于疏忽大意,既不鳴笛,也沒有認真觀察,致使危害結果發(fā)生,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第二種情況是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jīng)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jīng)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fā)生。還是以汽車駕駛員為例,某駕駛員已經(jīng)知道自己駕駛的汽車制動不靈,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車跑業(yè)務,并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出不了事,結果遇到緊急情況,將人撞死。作為駕駛人員,汽車制動不靈,可能會造成事故,是應該預見到的,但該駕駛員自認為技術高超,懷著僥幸心理,結果造成危害,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應當注意到,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guī)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guī)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jīng)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guī)定得輕。
《刑法》中規(guī)定的大多數(shù)犯罪其實都是屬于作為犯罪,但有些犯罪是作為也能構成,不作為也能構成。比如:母親拒絕為自己年幼的嬰兒哺乳的,這種情況下導致嬰兒死亡的話,可以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但如果母親狠心把嬰兒捂死,這種情況下就構成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不作為犯罪有哪些義務來源
不作為犯罪的先行行為是什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采購人未公布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標準如何處罰
2020-12-11農(nóng)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涉外撫養(yǎng)管轄
2021-01-14先動手打人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31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yǎng)小孩嗎
2021-03-22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財產(chǎn)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企業(yè)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人事外包協(xié)議
2020-12-12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