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商業秘密罪定性為刑事責任的判罰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們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論處。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刑法》第二百二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二、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證據認定問題
⑴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侵犯商業秘密的舉證難。
這種舉證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為權利人的不配合。往往權利人對其擁有的商業秘密不愿提供作為證據,更不愿將技術信息送關相關部門進行鑒定,這就造成行為人侵犯商業秘密證據上存在問題。
⑵對行為人泄露的信息是否屬商業秘密的鑒定問題。
如果具備鑒定的條件的話,有關技術信息應當委托專業權威部門進行鑒定。因為在審查行為人泄露的技術信息是否屬商業秘密時,往往會涉及很復雜的技術問題,法官對這類專業技術又知之甚少,如何來認定該專業技術屬商業秘密。在這種情況下,專業權威的鑒定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專業人員對專業技術的國內外最新情況比較了解,其通過對資料檢索并進行對比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客觀性。法官是中立裁判者,據以定案的鑒定結論必須進行當庭質證并聽取雙方意見后,結合其他證據進行全面審查判斷后決定是否采信。
商業秘密對于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犯罪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竊取了企業的商業秘密的,已經構成了違法行為,具體的處罰情況應當根據造成的實際后果來認定,但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的,肯定是需要追究相關的刑事責任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侵犯商業秘密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論競業禁止在保護商業秘密中的作用
如何打商業秘密侵權官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骨折一般賠多少,要賠哪些項目
2020-11-24租客不交租金可以報警嗎
2021-02-05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醉酒駕駛會拘留多少時間
2021-02-10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