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共犯的認定是什么
共同犯罪是相對于單獨犯罪的一種特殊犯罪形態。我國刑法第25條第1款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边@一定義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須具備的要件:(1)二人以上;(2)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的犯罪行為。從形式上看,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的犯罪。從實質上看,共同犯罪的特殊表現在它比單獨犯罪具有更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而分析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應該將共同犯罪理論與犯罪中止理論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眾所周知,共同犯罪是兩人以上彼此配合去實施犯罪,每一個犯罪人都知道他人與自己在配合一起實施犯罪,從而更堅定了他們實施犯罪行為的決意。而且,從共同犯罪的行為結果來看,共同犯罪比單獨犯罪更容易得逞,并且犯罪造成的社會危害性在一般情況下比單獨犯罪要嚴重的多。因此,對于共同犯罪,我們更應該啟動犯罪中止這一刑法制度,鼓勵犯罪分子主動放棄犯罪或者主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以便更好地完成刑法的任務和實施刑罰的目的。但共同犯罪畢竟是一種復雜的犯罪,其犯罪中止的構成特征有其特殊性。
二、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構成特征
1.自動性。即行為人必須是自動停止犯罪。這是犯罪中止形態的本質特征,是犯罪中止形態與犯罪的未遂形態和預備形態的根本區別所在。作為犯罪中止的特殊形態的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也理所當然應當具有自動性特征。這里的自動性是指行為人在確信自己能夠將犯罪進行到底的情況下,基于本人的意志決定而停止犯罪行為,或者主動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自動性的主觀內容是犯罪人自愿拋棄了犯罪意圖,其客觀表現是自動終止犯罪的繼續實施,或者積極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這里所謂的自動性,應當根據行為人做出中止行為時的具體情況加以考察,在司法實踐中切忌將其自動性絕對化,認為中止意圖是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下所為。事實上,任何人在做出任何決定時都受到各種各樣的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所以,筆者認為不應該根據有無外界因素影響來判斷自動性,而是根據行為人是否認識到外界因素的存在以及行為人對外界因素是否足以阻止其犯罪的反應來判斷。
2.徹底性。指行為人徹底放棄了原來的犯罪。這一特征意味著,行為人在主觀上徹底打消了原來的犯罪意圖,在客觀上徹底放棄了自認為本可繼續進行的犯罪行為,而且從主客觀相統一上看,行為人也不打算以后再繼續實施此項犯罪。徹底性表明了犯罪人停止犯罪的真誠性及其決心。當然,這里的徹底停止犯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只是指行為人必須徹底放棄正在實施的某個具體犯罪,而不是指行為人在任何時候不再犯同種犯罪,更不能理解為行為人以后在任何時候不再犯任何罪。
3.時空性。按照法律的規定,必須是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必須是在犯罪處于運動過程中而未形成任何停止狀態的情況下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觀前提特征。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犯罪預備階段和實行階段兩個階段,開始犯罪預備行為、著手犯罪實行行為、犯罪既遂三個點。在單獨犯罪中,犯罪過程的時空范圍的判斷并非難事。但是在共同犯罪中,由于各個共同犯罪人開始犯罪行為的時間與作為共同犯罪的共同行為的著手時間經常不一致,容易導致認定犯罪過程的時空范圍的模糊性。
4.有效性。在單獨犯罪中,有效性是指行為人還必須有
效地防止他已實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結果的發生,使犯罪未達到既遂狀態而停止下來。而與單獨犯罪相比,共同犯罪的有效性對共同犯人的要求更高。
三、共同犯罪中止的認定
認定能否成立“共犯中止”,同樣應當從犯罪中止的構成特征,即時空性、自動性、徹底性、有效性四個方面來認定。共犯中止與單獨犯的中止構成條件在時空性、自動性、徹底性特征的認定上并無太大出入,不同之處在于“有效性”特征的理解上。如何認定共犯中止的有效性特征顯然是界定共犯中止是否成立的關鍵。在單獨犯的場合,只要行為人能有效地防止本人行為可能造成的犯罪結果發生,就具備有效性。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放棄犯罪,部分犯罪人執意要把犯罪進行到底,部分自動放棄犯罪的人具備何種條件才能具有“有效性”?對此存在著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主觀說、客觀說和共同正犯關系的脫離(折衷說)三種不同學說。客觀說偏重于結果無價值;主觀說強調主觀方面;共同正犯關系的脫離(折衷說)是以客觀說為基礎的主觀說。”具體又有五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既然共同犯罪行為具有整體性特征,那么,其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也只能以整個共同犯罪是否最后達到完成狀態來確定,個別共犯意圖中止犯罪,必須在停止自己犯罪的同時,迫使其他共犯停止實施共同犯罪行為,或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結果發生,倘若沒有產生這種效果,共同犯罪終已完成時,個別共犯的犯罪中止就不能成立。
第二種觀點認為:共同犯罪行為雖然具有整體性特征,但實際上是由每個共犯的獨立行為組合而成的。其中個別共犯自動停止犯罪,就與共同犯罪完全脫離了關系,之后與其他共犯的行為就不再有任何的關聯,因此,其自動停止犯罪就應被視為犯罪中止。
第三種觀點認為:除主犯外,其他共犯中止的有效性,應以行為人力所能及的范圍為限。如果努力阻止其他共犯繼續實行犯罪,但因能力有限而阻止無效的,仍可成立犯罪中止。第四種觀點認為:共犯中止的有效性,應以他是否有效地切斷自己以前的行為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來確定。如果個別共犯以自己消極或積極的行為確定已切斷其以前的犯罪行為同以后的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即使共同犯罪的危害結果最后由其他共犯促成發生,亦能成立中止犯。
綜上所述,對于犯罪中止當中共犯的認定實施起來還是比較困難,在共同犯罪中一人中止犯罪卻說他人放棄犯罪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如果確定屬實的,那么會將整個案件認定為犯罪中止來進行處理。
殺人但是送醫院算犯罪中止嗎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能離婚嗎,家庭暴力怎么離婚?
2021-02-13貨物運輸合同存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1-01-31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新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
2021-03-05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