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險犯立法中與實害犯的區別是什么?
危險犯是與實害犯相對應的概念:以對法益的實際侵害作為處罰根據的犯罪,稱為實害犯;以對法益發生侵害的危險作為處罰根據的犯罪,是危險犯。
刑法典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有多個條文規定了危險犯,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施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暴力危及飛行安全罪、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等,都是典型的危險犯,它們是因為使用的犯罪方法特別危險或者侵害的對象特殊而受到刑罰處罰。
二、什么是危險犯?
危險犯,實害犯的對稱。指的是以對侵犯客體產生損害危險即告成立的犯罪。如偽造公文、印章罪。又可分為具體危險犯和抽象危險犯。前者以侵害行為已有現實的危險發生為成立要件;后者以只要實施犯罪行為即認為危險發生,而造成犯罪。
危險犯的社會危害性表現在行為雖未造成實際的損害結果,但使法益面臨威脅,足以使不特定或者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財產安全陷入危險。
爆炸物 危險是被判斷為具有侵害法益的可能性與蓋然性的狀態。危險是行為的危險,即行為本身所具有的導致侵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因而也可以稱為行為的屬性;而不是作為結果的危險,即行為所導致的對法益的危險狀態。
之所以將危險理解為行為的危險,即行為本身所具有的對法益造成侵害的可能性與蓋然性,是因為:一方面,危險狀態這種結果取決于行為的危險,如果沒有行為的危險,就不可能有危險狀態;另一方面,行為的危險與作為結果的危險在很多情況下難以明確區分,只能根據行為的危險認定行為造成了危險狀態。例如,破壞交通工具罪的成立,要求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因而屬于危險犯。
如果破壞行為是針對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整體或者其重要部件的,就可以認定具有這種危險;否則就沒有這種危險。但足以發生某種危險的表述已經表明,是行為足以導致某種危險,即行為本身所具有的危險,而不是指行為已經造成的危險狀態。因此,危險是針對行為性質而言,行為不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險時,不可能成立危險犯
危險犯危害社會的表現雖然沒有造成實際損害結果但是也是會是多數人的性命以及健康還有重大財產陷入危險,所以危險犯也是抽象犯罪的犯人。因為如果沒有行為的危險那么也就不可能造成危險的狀態,而危險的狀態會殃及生命安全。
危險犯犯罪中止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嗎?
決水罪是危險犯嗎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民政局離婚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18因環保禁養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受行政警告處分會受到哪些影響
2021-03-09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