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犯罪構成要件有哪幾個方面?
不作為犯罪構成要件有這四個方面: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所謂不作為,一般認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業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之所以懲罰不作為犯罪,是因為不作為引起的犯罪,它的結果相當于作為的效果。
二、 不作為的概念
不作為:亦稱犯罪的不作為,是危害行為的一種基本形態,是指行為人負有刑法要求必須履行而沒有履行義務的行為。法律之所以懲罰不作為犯罪,是因為不作為引起的犯罪,它的結果相當于作為的效果,刑法理論上稱為等置性。也有學者稱為等價性,即在否定刑評價上是相同的。
三、構成不作為犯罪必須具備的條件
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法律性質(而不是道德義務)的義務(作為義務),不作為行為必須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時才能構成犯罪,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刑法要求行為人履行義務事有前提的,即在有履行能力而沒有履行法律要求的特定義務的情況下,才構成犯罪。
一般說來,作為義務的來源有以下幾種:
1) 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例如公民的納稅義務)
2) 職務或業務上要求的義務(軍人戰時服從命令的義務、執勤消防隊員有滅火的義務)
3) 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合同行為引起的義務,如受委托看管他人的孩子
4)關于因法律行為而產生的義務。如對自己照看的精神病人就有防止他侵害別人的責任或者義務;對于在街頭撿拾的嬰兒來說,撿拾人實際上應該承擔照料的義務。因此,隨便撿來是可以的,但是隨便扔出去是不可以的。因為撿拾的行為己經表明撿拾人承擔了對這個孩子的照看責任,必須要履行好。不能認為是任意撿來的就可以任意地拋棄出去,那是不行的。
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上,不同的職業被賦予了不同的權益和義務,恪守崗位履行義務才能和諧運轉。不過要是在特殊的環境下,比如醫生有救助病人的義務,可如果醫生自己都得了很嚴重的傳染類疾病,沒有能力救助病人了,這樣情況下法律就不能說醫生在這種情況下構成犯罪。
不作為犯罪判罰是怎樣的?
不作為犯罪有哪些義務來源
不作為犯罪的先行行為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抗環保強制措施怎么處理
2021-02-13居民樓著火了國家給賠償嗎
2021-03-02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用網上的攝影照片畫畫算侵權嗎
2020-11-18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