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兩個以上屬于同一種類的訴訟標的。普通共同訴訟屬于訴訟客體的合并,并因為訴訟客體的合并,導致訴訟主體的合并。因此要成為普通共同訴訟,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就兩個以上同一種類的訴訟標的向同一法院起訴或應訴。
2.由同一法院管轄,適用同一訴訟程序。
3.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普通共同訴訟的目的在于實現訴訟經濟,節約司法資源。因此即使符合普通共同訴訟的構成要件,但如果不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也不能合并審理。
4.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當事人也同意合并審理。在符合以上條件的情況下,是否合并審理,由人民法院決定,但應征求當事人的同意。如果當事人不同意,法院不能硬性合并為共同訴訟。
普通共同訴訟的概念和特征
普通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且當事人也同意合并審理的共同訴訟。普通共同訴訟的目的在于實現訴訟的經濟性。
普通共同訴訟與必要共同訴訟至少都有一方當事人為2人以上,法院都在同一訴訟程序中合并處理多數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爭議,這是兩者的相同之處。但與必要共同訴訟相比,普通共同訴訟還具有以下特征:
1.普通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的。這是普通共同訴訟與必要共同訴訟的基本區別。所謂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的,是指各個共同訴訟人與對方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請求權的性質是相同的,即他們各自享有的權利或承擔的義務屬于同一類型。正因為普通共同訴訟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是同種類的,而不是同一的,所以共同訴訟人之間沒有共同的權利義務,對其中一個訴訟標的作出的判決,其效力也不及于其他作為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
構成訴訟標的同種類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種:
(1)基于同類事實或法律上的同類原因形成的同種類訴訟標的。例如,數個業主欠交物業管理費,物業管理人向欠交物業管理費的數個業主提起的交納管理費的訴訟。
(2)基于同一事實或法律上的原因形成的同種類訴訟標的。例如,公共汽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該公共汽車乘客數人受傷,若干受害的乘客要求賠償的訴訟。
(3)基于數人對同一權利義務的確認形成的同種類訴訟標的。例如,甲對乙、丙、丁分別提起的關于特定不動產所有權確認的訴訟。該爭議的不動產并不是乙、丙、丁所共有的不動產,甲的確認請求并不是針對共有人,而是分別針對乙、丙、丁的,因為乙、丙、丁均主張該不動產為自己所有。如果甲的請求是針對共有人的,則為必要共同訴訟。
2.普通共同訴訟中各共同訴訟人與對方當事人之間一定存在有兩個以上的訴訟請求。
3.普通共同訴訟是一種可分之訴。因此普通共同訴訟,既可以單獨起訴,也可以共同起訴。共同起訴的,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而當事人又同意合并審理的,就形成了普通共同訴訟。
4.法院對普通共同訴訟的各個請求不是合一確定,而是分別確定。這是與必要共同訴訟區別的關鍵點。在實踐中,普通共同訴訟與必要共同訴訟有時容易混淆,比較常見的是將一人同時致數人損害而涉訟的案件視為必要共同訴訟(固有的必要共同訴訟)。有人認為,被損害的數人之間有共同的權利,這一共同的權利是因加害人的同一侵權行為所致,如甲駕車不慎同時致傷乙、丙二人。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丙、乙雖然同時被一輛車撞傷,但他們在實體法上卻各自獨立地取得損害賠償請求權。他們之間的權利并不是連帶的或共同的,他們可以單獨起訴,也可以同時起訴。法院既可以分別審理,也可以合并審理,但只能分別確定。盡管本案的賠償請求權是因同一事實上或法律上的原因所產生的,但這種同一事實上或法律上的原因并不能形成共同的權利義務。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普通共同訴訟法需具備的要件相關內容,如果共同訴訟人對人民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不服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啟動二審程序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計算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