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通常由勞動合同確定。如果用人單位將勞動者處于某些原因轉讓給第三方用人單位的話,要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轉移到新的用人單位,勞動關系轉移通常并不是勞動者本身的意愿,那么用人單位勞動關系轉移怎么辦理、是否要為此給予勞動者一定得經濟補償呢。
一、勞動關系轉移怎么辦理
用人單位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60天內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手續的,自繳費次月起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其繳納年限連續計算;超過60天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手續的,按初次參保的有關規定執行,其在原用
在用人單位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60天內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手續的,自繳費次月起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其繳納年限連續計算;超過60天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手續的,按初次參保的有關規定執行,其在原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年限連續計算。在原單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賬戶余額可繼續使用。勞動關系轉移手續其可以靈活就業參保人員調入新的工作單位后,按照新調入單位的參保形式連續參保,享受相應當醫療待遇。
二、勞動關系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的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三、法律特征
1、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勞動法》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3、勞動法適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包括外資企業)。《勞動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按照上述情況,用人單位在給勞動者辦理勞動關系轉移怎么辦理,通常由原用人單位和新用人單位協商由哪家公司負責經濟補償金,而且勞動者的年休假也是連續計算的。因此可以得出用人單位在將勞動者轉讓出去的時候是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其余需要注意的情況只要按照上文明確的幾點注意即可。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土地流轉合同樣本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