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和未遂的聯系是什么?
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著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著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屬于犯罪預備。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3、特征不同
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
(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
(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征:
(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認為,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主要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二、犯罪未遂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判斷是否“著手”實行犯罪。“著手”標志著犯罪預備階段結束,行為進入犯罪實行階段。犯罪尚沒有著手實行就停止下來,那就不可能有犯罪未遂形態,只可能是犯罪預備或者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
2、判斷是否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形成區別于犯罪既遂形態的主要標志。從外國刑事立法看,關于犯罪未遂形態與犯罪既遂形態區別的特征,主要有四種規定方式:
(1)規定犯罪未遂是未完成犯罪;
(2)規定犯罪未遂就是沒有發生犯罪結果;
(3)規定犯罪未遂就是犯罪行為未完成或者犯罪結果未發生;
(4)規定犯罪未遂就是“不遂”或“未遂”。
3、判斷是否“意志以外的原因”。按照我國刑法理論的通說,“意志以外的原因”應是指“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因”。具體說,“意志以外的原因”是行為人犯罪意志和不犯罪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且必須是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因。
如果是犯罪嫌疑人主動中止實施犯罪行為,并采取措施中止犯罪后果的產生的,此時就只能視為犯罪中止,不能視為犯罪未遂,因為犯罪未遂是犯罪嫌疑人以外的原因造成犯罪后果不能實現,正常情況下,犯罪未遂的處罰是要重于犯罪中止的。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計積分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28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有何規定
2021-02-09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行政執法中哪些情形應當履行聽證程序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