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事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證據不足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無罪,人民檢察院不服的,可以抗訴
免予刑事處罰與無罪判決的區別
一、兩者的法律依據不同
如上所述,免予刑事處罰所依據的是《刑法》三十七條的規定,而無罪判決所依據的是《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的規定。一個是實體法,一個為程序法。
二、兩者的適用條件不同
從《刑法》第三十七條我們可以知道,免予刑事處罰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犯罪情節輕微,二是不需要判處刑罰。只有當兩個條件同時符合時,才能適用免予刑事處罰。應該指出的是,在刑法總則和分則中,我們還多次看到“免除處罰”這個概念,免除處罰與免予刑事處罰二者的法律實質后果都是定罪而不處罰,但它們是性質不同的兩種刑罰適用制度。免予刑事處罰并不排除民事責任和行政處罰,實際上從《刑法》三十七條后面的規定我們就能理解:“……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無罪判決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為:“……(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即當法律規定為無罪的和證據不足的應當作無罪判決。這與免予刑事處罰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條件有明顯的區別。
三、兩者的法律后果不同
“免予刑事處罰”是人民法院認定某種行為構成犯罪,但因犯罪情節輕微,而判決免予刑罰的一種處罰。是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構成犯罪為前提,以“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為概括性條件的隨法選擇。法律規定應當免除刑罰的,必須判決免除刑罰,如《刑法》二十四條規定對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免除處罰;法律規定可以免除刑罰的則可視案情具體情況選擇決定是否免予刑事處罰,如《刑法》三百八十三條規定,關于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刑法》三百九十條關于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免除處罰。
免予刑事處罰,也是承擔刑事責任的一種方式,定罪則是對行為的否定性法律評價,只是免除了對被告人的刑罰。這點從免予刑事處罰的前提必須確認被告人構成犯罪這一條件中就足可得到證明。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免予刑事處罰雖不具有刑罰的性質和作用,但卻是刑罰的必要補充。
簡言之,免于刑事處罰,是有罪而免罰,仍然構成刑事犯罪。通俗地說就是有犯罪前科。
而無罪判決的法律后果是:當嫌疑人被羈押的,應當立即釋放。無罪,當然就無需承擔刑事責任,不受刑事處罰。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批準嗎
2020-11-17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2021-01-07劃撥土地轉讓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7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無證房屋拆遷應有什么程序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