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業單位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根本否定態度。
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由于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只有特定結果發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明確規定。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過失犯罪的認定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的犯罪認定情況來處理,只要在符合上述條件下才可以進行認定,一定要區分犯罪分子故意犯罪而偽裝為過失犯罪的行為,因為兩者的判罰結果和處罰標準是不一樣的。
什么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員會辦了錯案怎么申訴
2021-02-16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