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試從訴訟時效的角度來辯析兩者在法律關系上的差異。法律及司法解釋規(guī)定:借款的訴訟時效有約定的,從約定的還款期屆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欠款的訴訟時效一般從欠款確定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但約定了履行期的欠款應從履行期屆滿之時開始計算。
借款和欠款的訴訟時效的主要共同點:
有約定從約定。主要不同點:借款時效啟動需權利人主張,欠款時效啟動無需權利人另行主張。
存在差異的原因何在?為什么容易混淆?
現(xiàn)從各自的法律關系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借款所體現(xiàn)的法律關系是借款合同法律關系,既是合同關系,當事人意思自治,當然當事人對訴訟時效的何時啟動選擇權。這是易于理解,沒有爭議的。再看欠款,欠款是否是法律關系呢?對比借款法律關系可以看出,欠款不是一種法律關系,而是一種事實狀態(tài),法律后果。借款與欠款放在一起看,存在邏輯關系。換句話說,某一法律關系可以產生欠款關系,法律關系是因,欠款是果。如借款法律關系可引起欠款,買賣合同關系可導致欠款。由此看來,欠款能反映一定的法律關系,但本身不是法律關系,而借款能直接體現(xiàn)法律關系。再則,怎樣認識欠款是種結果狀態(tài)?如前所述,欠款是當事人對法律關系的確認的后果,即一方當事人享有對另一方當事人給付請求權利,權利人的權利表彰其中,自然是當事人主張權利后的結果。所以,欠款中的權利人通過主張權利才產生欠款的結果,因此在訴訟時效的起算上,無需當事人再行主張。
在民事案件中,也常有將欠款與借款混淆的情況。案件的案由是法律關系表現(xiàn)形式,常有將欠款誤為案由的情況。對于處于案件來講有簡化了,但質則隱匿了案件的法律關系。更有認為欠款是是欠款法律關系,欠款合同者,都是在法律關系問題上犯了將現(xiàn)象作本質的錯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對強制執(zhí)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jù)
2021-01-17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已經(jīng)簽訂了補償協(xié)議還能拆遷維權嗎
2021-02-16老家宅基地上的房子拆遷怎么繼承補償款
2021-02-05農村宅基地過戶后遇到拆遷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