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31日,被告王某向原告某銀行借款26000元,用于辦廠,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借款期限為6個月。王某在借款合同、借據上簽名。
借款到期后,王某未能償還借款。2000年5月6日,在如皋市公證處的公證下,王某出具還款計劃,承諾欠原告借款26000元,分五次還清:2000年12月20日前6000元及利息、2001年10月30日前5000元及利息、2001年12月20日前5000元及利息、2002年6月20日前5000元及利息、2002年12月20日前5000元及利息。王某在還款計劃上簽名、蓋手印。
此后,王某于2000年12月30日還本金6800元、利息1046.40元,2000年12月28日還本金800元,2001年8月26日還本金500元,9月4日還本金1650元,2002年8月24日還本金500元。余款未再履行還款義務。
2004年9月14日,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給付尚欠的借款本金15750元及利息。
庭審中,被告辯稱,原被告簽訂還款協議是事實,但被告最后一次給付借款的時間是2002年8月24日,在還款協議中,只有最后一期的5000元本息未超過訴訟時效,其余部分已超過兩年訴訟時效,因此只同意給付未超過訴訟時效的部分,要求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評析]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分期付款的還款計劃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出現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還款計劃中的最后一期5000元及利息,應予以支持,而自還款計劃第四期給付日期之前的欠款均已超過訴訟時效,不應再支持。理由是:被告訂立還款計劃中的第四期還款日期為2002年6月20日前,而被告最后一次還款是2002年8月24日,原告是2004年9月14日向法院起訴的,起訴時已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限(兩年),原告又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其在2002年8月24日至2004年9月14日起訴之日期間有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故自第四期還款計劃之前的應歸還的借款本息均已超出訴訟時效。第五期還款計劃中的5000元本息的還款日期為2002年12月20日,未超過訴訟時效,可以支持原告該部分的訴訟請求。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所訂的還款計劃是對整個債務26000元本息所作出的,其最后給付日期為2002年12月20日,至原告起訴之日,并未超過訴訟時效,不應將一筆借款形成的債務因被告分期付款而分割開來去從訴訟時效上苛求原告,原告的訴訟請求應全部支持。其理由如下:
1、分期還款協議合法有效。被告于1998年為辦廠向原告借款26000元,借款期限為6個月。借款到期后未能償還,于2004年訂立還款協議,該協議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損害國家、集體及第三人的利益,不違反公共利益和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并經公證處公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應認定該還款協議合法有效。
2、分期還款協議的性質及其特點。所謂分期還款協議,是指債權人與債務人因債務人不能一次性清償到期債務,經雙方協商由債務人分數期償還債務的協議。總體看來,分期還款協議有如下法律特征:(1)分期還款協議是就原債務如何履行達成的協議。即該協議達成前債務人已欠債權人一筆債務,我們稱之為原生債,沒有這筆原生債,則分期還款協議就是無源之水。(2)分期還款協議是當事人對如何履行同一筆債務時間的約定。關于原生債是否存在,雙方已無爭議,僅僅就在怎樣的時間跨度內如何分段給付原生債及其孳息,雙方進行了約定。(3)分期還款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一方面,債務人因為履行能力暫時困難,在取得債權人諒解的情況下,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分期給付欠款;另一方面,債權人對自己一次性實現債權的時間進行了調整,同意分期實現自己的權益。可以肯定,債權人變更權益實現時間以最后一次還款期限為限。
分期還款協議的性質及其特征,決定了這樣一個事實,若第一期債務人逾期付款,則第二期付款之時,債務人就必須給付第一、二期兩期應付的款項。債務人以自己的違約行為,改變了協議約定的具體給付日期,此時,只要債權人不追究,債務人可以順次改變下去,至最后一期的給付期限。對于前幾次約定還款日期的逾期,債權人可以隨時向法院起訴,要求債務人按約歸還,也可以留待最后一期。如期間債務人給付部分款項,最終期限逾期后,債權人可以一并起訴,要求債務人給付余款及利息,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筆債務。這一筆債務最后的付款日期,應視為該債務的履行期限。
3、本案訴訟時效的起算期限。根據分期還款協議的性質,王某與銀行簽訂的還款協議,實際上是銀行實現自身債權的時間約定。王某在第一次還款期限屆滿后的第10天才給付第一期款項,已經以實際行動違反了該協議,以后的數次還款均未按協議約定的時間和數額全部履行。銀行在每期期限屆滿后可以分別起訴,也可以不分別起訴,這屬于銀行權利自治的范疇。我們看到,銀行選擇的是最后一期還款期限為借款的最后履行期限。期限屆滿后兩年內,銀行向王某主張欠款余款及利息,并不超過訴訟時效。為什么說本案的訴訟時效起算應以最后一次還款期限為準呢?因為銀行對這筆債權之所以同意王某分期給付,是因為希望被告能利用這段期限,增強還款的能力,而不是以此協議來限制自己請求權的行使。雖然,被告王某一直未能按協議全部履行,但這并不違反銀行希望被告增強還款能力的本意,事實上,王某也曾分數次給付了部分款項,所以我們不能將該筆債務的每一分段還款日都作為各自獨立的訴訟時效的起算點,那樣,一方面,無異于鼓勵債務人欠債不還,顯然不利于弘揚誠實信用的民事原則和市場規則,另一方面,則明顯增加了債權人的訟累,這對于債權人來講,是不公平的。在訴訟中,被告因為自己未按約還款的過錯,而抗辯原告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顯然違背公平原則,不利于善良風俗的倡導與弘揚。所以,被告認為原告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不能支持。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