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搶奪罪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在此點上本罪與搶劫罪不同;本罪只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而不危害人身安全,屬單一客體。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一般的財物,如金錢、物品等,不包括槍支、彈藥、公文、證件、印章等特殊物品,否則不構成本罪。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乘人不備,出其不意,公然對財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搶奪行為必須公然進行,但不是指必須在不特定人或多數人面前實施搶奪行為,而是指公開奪取財物,或者說在被害人當場可以得知財物被搶的情況下實施搶奪行為。搶奪行為是直接奪取財物的動機,即直接對財物實施暴力而不直接對人的身體行使暴力;實施搶奪行為的,被害人可以當場發覺但來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制服不能抗拒,也不是受脅迫不敢抗拒。這是搶奪罪與搶劫罪的關鍵區別。即使行為人奪取財物的行為使被害人跌倒摔傷或者死亡,也不成立搶劫罪;對傷害與死亡結果另成立其他犯罪的,視情況從一重論處或者與搶奪罪實行數罪并罰。但是,如果行為人攜帶兇器搶奪的,則應以搶劫罪論處。奪取的對象必須是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如果搶奪財物的數額不大,就不以犯罪論處;如果故意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則不成立搶奪罪,而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侵害公私財產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至于搶奪的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為了自己享有而搶奪,為了幫別人而搶奪,不管犯罪的動機如何等。只要行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就具備了搶奪罪的主觀要件。
二、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搶奪公私財物。搶奪公私財物,必須要求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即數額較大是成立搶奪罪的法定條件。因此,如果行為人搶奪公私財物價值未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不構成犯罪,應當視為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行為。根據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的規定,搶奪公私財物雖然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刑法典第37條規定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處罰”,免予刑事處罰:
第一,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屬于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
第二,主動投案、全部退贓或者退賠的;
第三,被脅迫參加搶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不可能構成搶奪罪。例如,債權人多去債務人的財物以抵償債款或實現債權的行為,屬于民事糾紛,不應以搶奪罪論處。
搶奪是一種公然奪取他人財物的行為,雖然也會伴隨暴力行為,但是針對的只是被搶奪的財物,要是針對受害人實施暴力或與暴力程度相當的行為,那么可能認定為搶劫罪,而并非是搶奪罪。需要注意的是,若行為人在實施搶奪的過程中攜帶了兇器的話,則此時是認定為搶劫罪,而不再以搶奪罪論處。
搶奪罪轉化搶劫罪的情形有哪些
飛車搶奪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如何認定搶奪罪既遂與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基金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0-12-27政府違法征收土地怎么辦
2021-02-15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