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第一條指出,“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損失,包括現金損失,存款損失,壞賬損失,貸款損失,股權投資損失,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被盜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甲企業債權損失能否稅前扣除,關鍵要看是否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規定,下列股權和債權不得確認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損失:
(一)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不論何種原因,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二)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三)行政干預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四)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五)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六)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
(七)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由于甲企業不屬于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因此甲企業的該項業務如發生在2009年,那么甲企業發生的23萬元債權損失均不得扣除。
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中已明確廢止了國稅發[2009]88號文件,并作出新的規定:
(一)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二)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懸空的企業債權;
(三)行政干預逃廢或懸空的企業債權;
(四)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五)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六)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
可見,甲企業借給乙企業不收利息的10萬元債權,與取得應稅收入無關,屬于非經營活動的債權,發生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而甲企業借給乙企業收取利息的20萬元債權,屬于債權投資,由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已在不得扣除的債權損失中取消“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故該項債權投資損失可在稅前扣除,即甲企業可在稅前扣除的債權投資損失=23÷30×20=15.33(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輛被人為損壞調解不下怎么辦
2021-01-05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公證處公證流程
2020-11-08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私立醫院產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