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中有危險犯嗎?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可見我國對過失犯罪立法上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根據過失犯罪所規范的內容,學理上可分為普通過失犯罪和業務過失犯罪。
對于危險犯的概念,目前我國學界和法界的通說為以行為人實施的危害行為造成法律規定的發生某種危害結果的危險狀態作為既遂的標志的犯罪。行為人的危害行為所造成的危險狀態是特定的,在我國上表現為法律規定的。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都會將法益陷入受侵害的危險狀態,如果將所有的這種造成危險狀態的行為都認定為犯罪的成立,難免導致法律適用的混亂。危險犯應適用于對于公共利益危害較大的犯罪,這些犯罪都危害到了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
二、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區別有哪些?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1)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綜上所述,過失犯罪主要是嫌疑人主觀過失,如果同樣造成比較嚴重后果,對社會安全造成危害,也可以構成危險犯。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是一種分類辦法,雖然當事人不是故意犯罪,但是過失也會造成惡劣后果,當然,在法院審理案件時,會對過失犯罪酌情從輕。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