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詐騙員工處理結果是什么?
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絕大多數是采取兩罰制,也就是對單位處以罰金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自由刑或罰金和沒收財產。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按照《刑法》規定要追究兩種人的法律責任:第一是直接負責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第二就是直接責任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經辦人,一般是單位的會計。如果一個單位做假賬,首先被抓肯定是會計。所以企業法人不一定會判刑。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詐騙司法解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年12月16日)的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是認定詐騙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情節。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以上就是公司詐騙的處罰情況,我國法律上對于詐騙罪的判罰處理情況是非常明確的,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不清楚的,可以向司法機關咨詢了解,或者聘請律師來進行辯護處理,但只要存在詐騙罪的犯罪事實的,就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集資詐騙罪的最高刑判刑是什么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什么是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2-18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什么人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3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什么是公房,公房拆遷費如何分配
2020-12-10拆遷協議怎樣有法律效力
2020-12-20廣州開發商扎堆三舊改造
2021-03-22協議拆遷合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