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過失犯罪主客觀一致嗎?
過失犯罪的主客觀是不一致的,在客觀上已經發生法定的危害社會的結果,但主觀不期望結果發生
過失犯罪分為兩種,一種是過于自信的過失,一種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但無論哪種過失都不會存在主客觀一致。過于自信,雖然預料到結果可能發生,但輕信可以避免,但主觀上并非期待結果發生;疏忽大意,由于不注意引起結果發生。
《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二、從輕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1、應當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
(2)對于從犯,應當從輕處罰。
(3)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過失犯罪的。
(4)緊急避險或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5)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處罰。
(7)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處罰。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
(9)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處罰。
正因為這個犯罪行為的主客觀是不一致的,所以才能被定性為過失犯罪,如果說客觀上造成的危害結果是犯罪嫌疑人主觀上期望的,這就不叫過失犯罪了,而且主觀上這種危害結果不是犯罪嫌疑人故意造成的,所以對過失犯罪處罰比較輕。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什么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如何判斷是否達到傷殘等級(十級傷殘對比圖)
2021-02-12醫院工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留置權人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嗎
2021-03-18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么
2020-12-24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強制拆遷補償款能否執行
2021-01-12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農村拆遷補償款是多少
2021-01-28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協議拆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