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間接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 因為犯罪目的是行為人希望通過實施危害行為達到某種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具有明確的指向即確定的目標,必然要有為了實現這一既定目標的積極追求行為。
2.過失犯罪有沒有犯罪動機 過失犯罪一般來講,是沒有犯罪動機的。 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間接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因為犯罪目的是行為人希望通過實施危害行為達到某種危害結果。
3、過失犯罪是行為人在過失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
4、《刑法》對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不同規定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判刑相對于輕一些。
5、過失犯罪,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它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
6、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3、第十五條,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4、第十六條,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于過失犯罪,導致他人遭受重傷的行為,應當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對于行為人造成傷害結果,但不是故意或者過失行為的,而是由于不可預見或者無法抗拒原因造成的,不能構成犯罪,如果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應當判處年以下有期徒刑。
什么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裁決不服向中級法院申請撤銷裁決的情形
2020-11-29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家里裝了監控拆遷有賠償嗎
2021-01-072020年各地拆遷補償政策在哪里能查看
2020-12-22安置補償協議簽了好幾年,還沒拿到安置房和補償款,怎么辦
2020-12-22已經簽訂了安置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1-01-23云浮都楊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梅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