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一方當事人死亡后,其訴訟權利能力自然終止,只有死亡當事人的繼承人參加訴訟,訴訟程序才能繼續進行。但確定繼承人有時很復雜,甚至會發生爭議,如果確定繼承人需要一定時間,應當中止訴訟。如果繼承人能即時參加訴訟,承擔訴訟權利義務,可以不中止訴訟。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當事人無訴訟行為能力就不能親自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精神失常,不能正確表達意志,就喪失了訴訟行為能力,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訴訟。如果法定代理人的確定需要一定時間,不能立即參加訴訟,應當中止訴訟。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一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合并、撤銷、解散等原因終止,要求其權利義務承受人承擔訴訟,承受人沒有確定前,應當中止訴訟。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洪水、地震等),或者其他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重病、工傷、交通事故等)發生,不能參加訴訟的,應當中止訴訟。如果不可抗拒的事由,不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證明。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審判實踐中,有的民事案件非常復雜,案件之間的法律關系或者法律事實互相有牽連,一個案件的事實認定或者法律適用,要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如果不等另一案審結而急于裁判,可能出現案件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出現相互矛盾的判決的情況,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徹底解決糾紛,有損于法律的嚴肅性。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應當中止訴訟。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除了上述情形,還可能有其他需要中止訴訟的情況。比如,當事人參軍或者調動工作后,還不知道其新的住所地。
中止訴訟應當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中止訴訟的裁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并加蓋人民法院印章。中止訴訟的裁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上訴,不得申請復議。中止訴訟的裁定的效力表現為,除了已經作出的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的裁定需要繼續執行的以外,一切屬于本案訴訟程序的活動一律停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程序,自訴訟程序恢復之日,中止訴訟的裁定自行失效。訴訟程序恢復后,原來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繼續有效,并對訴訟承擔人有約束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