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一方當事人死亡后,其訴訟權利能力自然終止,只有死亡當事人的繼承人參加訴訟,訴訟程序才能繼續進行。但確定繼承人有時很復雜,甚至會發生爭議,如果確定繼承人需要一定時間,應當中止訴訟。如果繼承人能即時參加訴訟,承擔訴訟權利義務,可以不中止訴訟。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當事人無訴訟行為能力就不能親自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精神失常,不能正確表達意志,就喪失了訴訟行為能力,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訴訟。如果法定代理人的確定需要一定時間,不能立即參加訴訟,應當中止訴訟。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一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合并、撤銷、解散等原因終止,要求其權利義務承受人承擔訴訟,承受人沒有確定前,應當中止訴訟。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洪水、地震等),或者其他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重病、工傷、交通事故等)發生,不能參加訴訟的,應當中止訴訟。如果不可抗拒的事由,不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證明。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審判實踐中,有的民事案件非常復雜,案件之間的法律關系或者法律事實互相有牽連,一個案件的事實認定或者法律適用,要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如果不等另一案審結而急于裁判,可能出現案件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出現相互矛盾的判決的情況,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徹底解決糾紛,有損于法律的嚴肅性。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應當中止訴訟。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除了上述情形,還可能有其他需要中止訴訟的情況。比如,當事人參軍或者調動工作后,還不知道其新的住所地。
中止訴訟應當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中止訴訟的裁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并加蓋人民法院印章。中止訴訟的裁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上訴,不得申請復議。中止訴訟的裁定的效力表現為,除了已經作出的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的裁定需要繼續執行的以外,一切屬于本案訴訟程序的活動一律停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程序,自訴訟程序恢復之日,中止訴訟的裁定自行失效。訴訟程序恢復后,原來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繼續有效,并對訴訟承擔人有約束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有多少種
2020-12-11網簽合同和購房合同一樣嗎
2020-11-12房屋強制拆遷協議
2021-03-22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要什么時候起訴
2021-01-14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