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訴訟時效適用于民法通則中一般的時效規(guī)定,即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例如《民法通則》第136條第1項又規(guī)定: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1年;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訴訟時效為1年;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訴訟時效為1年。《合同法》第129條規(guī)定,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訴訟時效的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另外,民法通則還規(guī)定了訴訟時效的中止和中斷。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的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nèi),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情況。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九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中斷是指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如果符合這兩項規(guī)定的,當事人仍可以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
簡而言之,訴訟時效的中止是指以前經(jīng)過的期間也包括在內(nèi),暫時中止一段時間以后繼續(xù)計算,而訴訟時效的中斷是以前經(jīng)過的期間完全失去效力,從中斷的事由結束后重新開始計算。
在實踐中大家可能最易與訴訟時效相混淆的就是除斥期間這個概念,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只要期間經(jīng)過,權利就消滅了,且除斥期間則一般是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斷或者延長。而在合同法里出現(xiàn)除斥期間的幾個地方在: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èi)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五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第一百零四條債權人可以隨時領取提存物,但債權人對債務人負有到期債務的,在債權人未履行債務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提存部門根據(jù)債務人的要求應當拒絕其領取提存物。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內(nèi)不行使而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nóng)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zhuǎn),轉(zhuǎn)包和轉(zhuǎn)讓的不同
2021-01-11行政強制措施應該多長時間解除
2020-11-30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1-26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