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的訴訟時效為多久
解除合同訴訟時效需要分情況討論。例如約定解除的情況下,時效計算在違約責任成立時開始。
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的效力于2020年12月31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其他法律將由新的司法解釋所替代。
合同解除系解除權行使的結果時,為形成權及其行使的問題;合同解除系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時,也不是請求權行使的表現。按照我國法及其理論關于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的分工,這不屬于訴訟時效制度管轄的領域,前者受制于除斥期間,后者適用合同法關于合同訂立以及合同生效的規定。合同解除本身雖不適用于訴訟時效,但因解除而生的有關法律后果則同訴訟時效有密切關系,需要討論。
賠償損失請求權與訴訟時效
《合同法》第九十七條后段規定,合同解除后,當事人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過于抽象,因合同法上的解除類型較多,何種解除在什么情況下存在損害賠償,需要具體分析。
1、在協議解除的情況下,當事人有損害賠償的約定時,依其約定;無此約定時,則無損害賠償。該損害賠償請求權適用于訴訟時效,其起算點應為當事人約定的支付損害賠償金的期限屆滿的次日。
2、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目的而解除,一般無損害賠償,但在因是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發生不可抗力,不可抗力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當事人未采取補救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等情況下,可能存在著損害賠償(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此類損害賠償請求權適用于訴訟時效,其起算點為損害賠償責任成立的次日,而非合同解除生效之時。
3、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及其解釋,在第三人的過錯行為造成合同不能履行,合同因此而解除時,債務人應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損害賠償請求權適用于訴訟時效,其起算點為違約責任成立的次日,而非合同解除生效之時。
4、在當事人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損失,構成損害賠償責任。該請求損害賠償,并非另外因合同解除所產生的新損害賠償請求權,而是因債務不履行所生的舊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因合同解除失去存在。其消滅時效自該損害賠償請求權可行使時,也就是自債務不履行時起算。
5、在約定解除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有關于損害賠償的約定,或者雖無此類約定但當事人一方違約的,存在著損害賠償。因約定而生的損害賠償,其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為約定的支付賠償金期限屆滿的次日,無此類約定時則為合同解除生效之時。因違約而生的損害賠償,其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為違約責任成立亦即損害賠償請求權產生的次日。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解除合同訴訟時效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合同解除本身并不適用于訴訟時效,但因解除合同的事件會產生其他一系列的衍生法律后果,且與合同解除訴訟時效有密切關系。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基層干部沒有依法辦事怎么舉報
2020-12-25開庭審理之后還能提交新證據嗎
2021-03-15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