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盜竊扒竊認定標準是什么?
法律上認定扒竊標準主要有兩個,發生在公共場所,并且竊取對象是切身放置的財物。扒竊不論數額多少直接提起公訴追究刑事責任。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扒竊行為應當具備以下四個要素:
1、公共性,即扒竊行為須發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車站、碼頭等公共場所,其行為才具有更大的主觀惡性;
2、技術性,扒竊是從被害人相對封閉的空間內進行盜竊,如衣服口袋、挎包等,或是在被害人視線內、近距離內盜竊,行為人要取得財物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能,而擁有這些竊取技能的往往是慣犯;
3、秘密性,相對被害人或自認為秘密的方式采用“非暴力脅迫的和平手段轉移他人占有的財物”。
4、隨身性,扒竊要求的是竊取他人身上的財物。
二、判定扒竊是否入罪要考慮哪些因素?
1、行為人因饑餓、急需小額金錢等特殊原因而隨機竊取他人隨身攜帶的較小數額財物的,應充分考慮其犯罪目的、犯罪情節、悔罪表現等,綜合分析認定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符合輕緩刑刑事政策精神。對于初犯、偶犯、臨時起意竊取他人隨身攜帶財物的,應與慣竊、有盜竊犯罪前科、有準備地到公共場所見到他人口袋內手機、錢物而跟隨竊取區別對待,當寬則寬,當嚴則嚴。
3、符合刑法總則犯罪未遂的原則性規定。扒竊犯罪屬行為犯,存在既遂、未遂形態,而作為侵犯財產類犯罪,區分既未遂的標準在于財物是否“失控”。不以數額巨大的財物或者珍貴文物為盜竊目標,或者不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不應當定罪入刑。其他嚴重情節應結合行為人犯罪手段如徒手或者使用作案工具,行為結果是否造成被害人傷害結果或者嚴重影響生活、經營,是否嚴重威脅到被害人人身安全等,綜合評定犯罪主體自身的社會危險性。
綜上所述,盜竊的行為表現有很多種,包括入室盜竊、扒竊等,對扒竊行為的認定遵守兩個標準,發生的公共場所,其盜竊對象是受害人隨身攜帶財物。這樣,不管盜竊財物價值多少,一旦有這樣行為,受害人報案后公安機關都應當立案處理。
法律規定扒竊一定要判刑嗎
扒竊沒有直接證據法院會判刑嗎?
刑法修正案八扒竊該怎么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如何審查,買賣合同審查的注意事項
2020-12-03商號可以質押嗎
2021-01-30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農村房屋拆遷時補償可不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來補償
2021-01-31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