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的客觀性要求行為人具有主觀性嗎?
要求,滿足犯罪中止的前提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
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犯罪中止處罰是什么?
在英美法系中,對犯罪中止通常作未遂處理,在處罰上也不作任何特別考慮。對于中止犯,各國刑法的規(guī)定幾乎是一致的,即不是免除其刑,就是減輕其刑。
《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刑法典》第24條第一款規(guī)定:“行為人自動中止犯罪或主動阻止犯罪完成的,不因犯罪未遂而處罰。如該犯罪沒有中止的行為也不能完成的,只要行為人主動努力阻止該犯罪完成,應免除其刑罰”。
《意大利刑法典》第56條規(guī)定“如果犯罪人自愿中止行為,只有當以完成的行為本身構成其他犯罪時,才處以該行為規(guī)定的刑罰”,“如果自愿阻止結果的發(fā)生,僅處以犯罪未遂規(guī)定的刑罰并減輕三分之一至一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4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并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于對犯罪未遂的處罰。
如果犯罪分子主觀上不具備防止損害后果發(fā)生的意識,那么就算犯罪行為由于他人原因或者是犯罪行為人自身沒有意識到的因素造成你實施中止,或者是犯罪后果沒有發(fā)生的,此時也不能認定為犯罪中止,因為犯罪中止要求犯罪行為人具有中止意識。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guī)定的?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區(qū)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如何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論發(fā)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失業(yè)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yè)可以領嗎
2020-12-03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