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犯罪司法解釋規定怎么量刑?
故意犯罪司法解釋規定構成故意傷害罪的會被判處管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的處罰。具體處罰如下:
1、對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對故意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所說的“重傷”,依照《刑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
(2)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
(3)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其中“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 的”,主要是指上述幾種重傷之外的在受傷當時危及生命或者在損傷過程中能夠引起威脅生命的并發癥,以及其他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的損傷,主要包括顱腦損傷、頸 部損傷、胸部損傷、腹部損傷、骨盆部損傷、脊柱和脊髓損傷以及燒傷、燙傷、凍傷、電擊損傷、物理、化學或者生物等致傷因素引起的損傷等。1990年3月 29日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了《人體重傷鑒定標準》。在司法實踐中,鑒定重傷主要依據該《人體重傷鑒定標準》進行。
3、對故意傷害他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這里所說的“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出 于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傷害他人,但由于被害人受到傷害后得不到及時或者有效的救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特別殘忍手段”,是故意造成他人嚴重殘疾而采用毀容、挖人眼睛、砍掉人雙腳等特別殘忍的手段傷害他人的行為。
二、故意傷害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符合犯罪主體要件的行為人,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包含兩種情況:一是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二是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故意傷害致死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應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但對于傷害的對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應注意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
犯罪行為的實施一般都具有主觀故意性,也即任何不適主觀故意導致的犯罪行為,由于不滿足主體條件,而不會被認定為滿足犯罪要件,此時公安機關不會立案處理。其實施故意侵權行為之后,由于不僅破壞了社會秩序,也給特定個體造成了承擔損失,故此需要同時承擔民事、刑事責任。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單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嗎?
共同故意犯罪條件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幫別人打工意外造成死亡該如何賠償
2021-02-24勞動爭議糾紛怎么調解
2021-03-03民辦學校的股權可以出質押嗎
2020-11-28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攝影照片被侵權如何提起賠償
2020-12-12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