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犯罪時間司法解釋是什么?
犯罪時間是犯罪成立的時間。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時間內實施的。一般情況下,犯罪時間對犯罪的成立并無影響,但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犯罪時間則是犯罪構成的必備要件。如中國刑法第129條、第130條規定的“禁漁期”、“禁獵期”,即是構成非法捕撈罪和非法狩獵罪的必要要件。同時,犯罪時間對于計算追訴時效、正確適用法律有重要意義。
犯罪時間是構成犯罪的時間要件。犯罪的時間在某些情況下是定罪的根據。這里的某些情況,是刑法規定行為只有發生在一定的時間才能構成犯罪的場合。例如,我國《刑法》第434條規定:“戰時自傷身體,逃避軍事義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對于戰時自傷罪來說,戰時這一特定時間就成為該罪構成要件。
刑法學中的犯罪時間與犯罪學中的犯罪時間的意義有所不同。刑法學中的犯罪時間是犯罪構成客觀方面的選擇要件,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之一;而犯罪學則主要是從犯罪現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預防的角度來研究犯罪時間。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依法應當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況,認為確有必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間或者緩刑考驗期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人的,適用修正后刑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或者第七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
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間或者緩刑考驗期內,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的,適用修正后刑法第三十八條第四款或者第七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二條 被告人具有累犯情節,或者所犯之罪是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罪行極其嚴重,根據修正前刑法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不能體現罪刑相適應原則,而根據修正后刑法判處死刑緩期執行同時決定限制減刑可以罰當其罪的,適用修正后刑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三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否構成累犯,適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但是,前罪實施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是否構成累犯,適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
以上就是有關犯罪時間的說明情況,司法機關在對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和處理之前,需要對犯罪時間進行合法的審查,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合法的處理,特別是涉及到追訴等情況的,應當對犯罪時間進行處理。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分子偽造遺囑沒有損失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不簽字怎么進行行政訴訟
2021-02-22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