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想法未實施算犯罪嗎?
有想法未實施不算犯罪,沒有實施,沒有去準備,就構不成犯罪要件,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準備犯罪的時候叫什么
準備犯罪的時候叫犯罪預備。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1)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貨幣偽造、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2)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必須要件犯罪的想法具體實施之后,才有可能會構成犯罪,然后根據犯罪造成的嚴重程度來進行量刑。也即對于那些有犯罪想法,但是卻一直沒有落實,那么就不會給其他人造成傷害,不滿足任何刑事罪名的構成要件,也就無法認定為是罪犯了。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未遂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行政復議可以成功嗎
2020-11-27版權注冊費如何繳納
2020-12-30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2020農村瓦房舊房拆遷補償多少
2020-11-29拆遷安置房怎么辦理房產證
2020-12-11違法用地,企業能否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