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和故意殺害區別是什么?
交通肇事和故意殺害區別是犯罪性質不一樣,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故意殺害是故意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轉化為故意殺人罪的情形有哪些?
(1)行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經重傷,若不及時搶救可能導致死亡,為逃避罪責,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其主觀心理狀態已明顯從交通肇事時的過失轉變為對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希望和放任的故意,構成了不作為故意殺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條處罰。
(2)肇事行為人明知被害人掛附在車輛上,繼續行駛極有可能導致被害人死亡,但為逃避罪責駕車拖掛被害人逃逸,從而致被害人死亡;肇事行為人明知被害人不經緊急救治極有可能死亡,而將其轉移至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隱藏或遺棄,從而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時搶救而死亡。肇事行為人這種拖掛和轉移行為直接對被害人生命權益造成侵害,其主觀心理狀態已發生了質的轉化,進而在新的罪過形式的支配下實施了新的犯罪行為,以不作為的方式構成故意殺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條處罰。
(3)交通肇事后,肇事行為人明知被害人并未死亡,但為逃避罪責而倒車軋輾被害人或者將被害人轉移至偏僻的地方掩埋,從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其主觀心理狀態已轉化為積極希望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并且積極實施了足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實質行為,以作為的方式構成故意殺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條處罰。
雖然交通肇事和故意殺人的犯罪性質不一樣,可是,交通肇事是有可能轉化成為故意殺人的,比如在受害人重傷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法律責,把受害人轉移到偏僻的地方進行掩埋,導致受害人死亡的,是要按照故意殺人罪定罪的。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交通肇事量刑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私了撤案合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是否可以免除滯納金
2021-02-23小股東沒有權力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嗎
2021-01-11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