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居的財產分割的案由形式多樣
在我們已接觸到的案件中,當事人在訴前對法律規定有所了解的,在雙方自愿解除同居關系時,一方直接以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糾紛為由訴諸法律。而更多的是法律意識薄弱者,對法律關于確立夫妻關系的規定認識不清,便出現三種案件情況。
一種是以婚姻案件當事人的面目出現,訴請人民法院判令準許與同居的對方離婚,并解決財產分割與子女撫養問題;
另一種是在同居另一方死亡后,以“丈夫”或“妻子”的名義,請求與子女共同繼承死者遺產。
再一種情況是,同居雙方產生矛盾后不愿繼續同居關系時,訴請法院判決解除同居關系。
二、同居的財產分割的受案范圍和訴訟主體資格的審查特殊
在辦理因同居關系引發的上述民事糾紛案件時,首先要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對訴訟主體是否適格進行審查。
《解釋》(一)第五條規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婚姻法第八條規定的主要內容是,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辦理結婚登記,取得結婚證,即確認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根據《解釋》(一)第四條:“男女雙方根據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依照以上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同居關系雙方當事人,能否以夫或妻名義提起離婚訴訟,能否在對方死亡后,具備訴請繼承對方遺產的資格,主要查清其同居行為是發生在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之前還是之后。如果其同居行為發生在此前,男女雙方完全自愿,又都達到法定婚齡,又沒有法定禁止結婚的事由的,按事實婚姻處理,其雙方可以夫或妻的名義提起訴訟。因此,如果當事人同居行為發生在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以后,但男女雙方具備前述結婚的實質要件的,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的,也同樣可以夫或妻名義提起訴訟,其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從雙方均具備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反之則按同居關系處理。在審查涉繼承遺產案件的訴訟主體資格時,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父母、配偶、子女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同居者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配偶不具有繼承權,死者的父母、子女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后多久能拿到賠償金
2020-11-28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安置房和商品房拆遷補償一樣嗎
2020-12-30農村房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一樣,差在哪里
2021-03-20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如何確定的
2020-11-28離婚時拆遷補償款要怎么進行分割
2021-01-24實行拆遷安置補助標準內容規定
2021-01-21老房倒塌了拆遷是否有安置房
2020-12-08農村違法建筑的認定和處理方法
2021-02-23地基是否享有拆遷賠償
2021-01-30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