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居的財產分割的案由形式多樣
在我們已接觸到的案件中,當事人在訴前對法律規定有所了解的,在雙方自愿解除同居關系時,一方直接以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糾紛為由訴諸法律。而更多的是法律意識薄弱者,對法律關于確立夫妻關系的規定認識不清,便出現三種案件情況。
一種是以婚姻案件當事人的面目出現,訴請人民法院判令準許與同居的對方離婚,并解決財產分割與子女撫養問題;
另一種是在同居另一方死亡后,以“丈夫”或“妻子”的名義,請求與子女共同繼承死者遺產。
再一種情況是,同居雙方產生矛盾后不愿繼續同居關系時,訴請法院判決解除同居關系。
二、同居的財產分割的受案范圍和訴訟主體資格的審查特殊
在辦理因同居關系引發的上述民事糾紛案件時,首先要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對訴訟主體是否適格進行審查。
《解釋》(一)第五條規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婚姻法第八條規定的主要內容是,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辦理結婚登記,取得結婚證,即確認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根據《解釋》(一)第四條:“男女雙方根據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依照以上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同居關系雙方當事人,能否以夫或妻名義提起離婚訴訟,能否在對方死亡后,具備訴請繼承對方遺產的資格,主要查清其同居行為是發生在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之前還是之后。如果其同居行為發生在此前,男女雙方完全自愿,又都達到法定婚齡,又沒有法定禁止結婚的事由的,按事實婚姻處理,其雙方可以夫或妻的名義提起訴訟。因此,如果當事人同居行為發生在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以后,但男女雙方具備前述結婚的實質要件的,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的,也同樣可以夫或妻名義提起訴訟,其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從雙方均具備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反之則按同居關系處理。在審查涉繼承遺產案件的訴訟主體資格時,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父母、配偶、子女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同居者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配偶不具有繼承權,死者的父母、子女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造謠需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05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