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兩性的結合,婚姻成立,即結婚,是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行為。我國婚姻法對婚姻成立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做了明確的、具體的規定,而且還明確說明婚姻的成立應采取登記制,這種登記手續是簡單的,易于結婚雙方操作的。但是,我國婚姻法頒布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上男女雙方兩性的結合,仍有相當一部分沒有依照法定的結婚條件,履行必要的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據統計,在有些法院因非法同居發生糾紛而提出“離婚”的案件占婚姻糾紛案件收案比例的20%。非法同居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將長期同我國社會主義婚姻法制共同存在,破壞我國社會主義婚姻法制與道德,影響婚姻家庭關系的健康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與非法同居行為進行斗爭,仍是我國婚姻法制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為此,有必要對非法同居的成因進行研究。
非法同居的成因
婚姻自由是我國婚姻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我國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但是,并不是任何公民都能成為婚姻法律關系的主體。我國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并且規定要履行一定的結婚登記手續,婚姻才能成立。非法同居關系之所以為我國婚姻法制所禁止,正是因為沒有配偶的男女雙方的結合違反了上述規定。非法同居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原因。
1、思想根源。我國有著幾千年的奴隸封建文化,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婚姻成立,是以聘取婚(即儀式制)為主要形式的,如宋代的四禮“納采、納吉、納征、親迎”。我國社會主義婚姻法制的頒布與實施至今也不過五十余年,送禮金、車輿迎娶、舉行婚禮這種舊的婚姻習俗在我們現代生活中仍具有深刻影響,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封建傳統觀念根深締固,加上農村地區經濟文化落后,老人們仍希望子女早成家,早娶媳婦,早生子傳宗接代。因此一部分人認為,只要男女雙方舉行婚禮即為社會承認,婚姻登記手續辦理與否均無多大關系。如法院審理原告李某訴被告張某解除非法同居糾紛一案,在庭審中,法庭對雙方提出該同居行為的違法性和危害性,并對雙方進行批評教育,被告竟辯解“我們村重婚禮,舉行婚禮拜堂即被群眾承認,登不登記村民并不看重。”這種重儀式輕登記的封建傳統思想,是非法同居關系產生的重要思想根源。
2、法制觀念淡薄,以暴力逼女成妻現象依然存在。當事者法制觀念淡薄,從客觀上講,改革開放后,雖然我國先后進行了幾次普法教育,但是我國民族眾多,民俗不一,加之有些地區對婚姻法制宣傳不得力,普法深度不夠,未能做到婚姻法制家喻戶曉,許多青年男女對我國現行婚姻法律制度不了解,在偏遠山區依然存在“父母之命,媒約之言”。如原告黃某訴被告林某解除非法同居糾紛一案,林某系某偏僻村莊的村姑,文化程度僅小學程度,村莊又閉塞,問其為何不登記,答曰:“什么登記不登記,我不懂,我家又窮,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我父母做主不是一樣嗎?”。從主觀上講,有些當事者是明知婚姻成立需達到法定婚齡和履行必要的法定登記手續的,但是由于早戀有了婚前性行為,導致懷孕,迫于“子逼”,以為生米已成熟飯,登不登記無所謂或者有些以登記機關路遠不便為由,壓根兒就是明知故犯,藐視我國婚姻法制,就是不登記。另外,社會上仍有人販子將婦女販賣給無妻之男,逼女為妻,這也是非法同居產生原因之一。
3、受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影響。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綜合國力有了明顯增強,人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但是也隨之涌進了西方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一些腐朽的、極端的自由主義思想,侵蝕著某些人。特別是在我國一些經濟文化發達城市,在知識層次較高的一些人當中,竟流行“試婚”。即欲結為夫妻的雙方約定,先不登記而同居生活,讓彼此深入了解“考察”對方,同居一段時間后合意者即補辦登記手續結為夫妻,不合意者即雙方好合好散,可謂“瀟灑、大方、開放、超前”。然而這種“試婚”行為實際上是非法同居行為。“試婚”是與我國社會主義婚姻法制、道德觀念相違背的,社會主義婚姻法制要求人們必須要拒絕追求西方社會所謂的“性自由”。
4、婚姻登記機關濫用職權。法律賦予婚姻登記機關行使審查、登記結婚的權力。但是實際中,有些登記機關不嚴格執行法律,在登記中變相搞創收或亂收費、代收費,導致一些本愿登記結婚的人產生逆反心理而不愿到登記機關辦理登記。登記機關在登記時附加收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費即是一例,收200元至400元不等,而托人講情的可降低或不收。由于不交費,即不予辦理登記,對欲登記結婚者的守法積極性給予了嚴重打擊,使一些人干脆就不登記“結婚”。
5、缺乏相應的預防、監督、制裁機制。婚姻法規范了人們的婚姻家庭關系,但是對于非法同居行為沒有明確的預防、監督、制裁處罰條款或手段。法院作為審判機關,對非法同居關系的處理也僅限于糾紛雙方訴請處理為前提,所采取的也是不告不理之原則。作為婚姻登記機關的民政部門,對于非法同居關系的處理更無從談起。《婚姻登記管理條件》第24條規定“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公民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或者符合結婚條件的當事人未經結婚登記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其婚姻關系無效,不受法律保護。”但這僅是對非法同居行為違法性質的認定,對于違反此條款行為者如何制裁,卻沒有明確規定。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4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案件,對違法情節嚴重的應按照婚姻法、民法通則、《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給予適當的民事制裁。”但這也是泛泛的規定,在審判實踐中不易于操作,亦沒有起到預防作用。事實上,在司法實踐中,對非法同居者也只能限于批評教育。正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制裁措施,一些人才會肆無忌憚地非法同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拆遷安置房房產證辦理費用是多少
2020-11-08棚戶區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