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日17時左右,湖北省某市個體駕駛員劉某(系車輛損失險及第三者責任險被保險人)持B證駕駛小客車在行駛途中,因天冷路滑,在急彎內側(占道)處與相對而行的個體駕駛員張某的三輪車相交會,致使三輪車方受損、兩名乘客及駕駛員受傷,劉某駕駛的小客車未受損。經該市交警大隊調解處理,劉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合計損失6000余元。事故處理結案后,劉某以第三者責任損失為由迅速向保險公司索賠,而保險公司在審理此案時則以“兩車未發生碰撞”及“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為由予以拒賠。雙方遂引起糾紛。
2.案情分析
這實際上是一起因緊急避險問題而引發的第三者責任損失索賠案。根據修訂后的《刑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這里的“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國家、公民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以采取的突發性行為。可見,緊急避險的產生具備的三個條件:(1)險情的客觀存在性,而不是臆想的或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危險;(2)為了避險不得已采取突發性行為;(3)緊急避險不能超過必要限度。《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本案中,三輪車駕駛員張某實施緊急避險行為不是因自然原因引起的,而是由于被保險人劉某在道路急彎處占據了一定的路面,在即將發生碰撞危險時不得已而采取的突發性行為。雖然緊急避險前后被保險車輛與三輪車均未碰撞,但是如果張某不采取緊急避險則極有可能造成保險車輛受損和人員傷亡的嚴重交通事故,故張某的行為屬緊急避險行為,所謂的“兩車未發生碰撞”及“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3.結論
張某因緊急避險所造成的車傾人傷損失應由引起險情的被保險人劉某承擔責任。另外,在這次事故中,張某應視為第三方,可依據第三者責任方處理,根據當時適用的《機動車輛險條款》有關規定,被保險人在使用保險車輛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直接損毀,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支付的賠償金額,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給予賠償。因此,保險公司應對被保險人劉某進行賠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買房開發商逾期交房 購房人想退房怎么辦
2020-12-01被繼承人債務如何確定
2020-12-24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1-21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交通事故主要責任認定工傷可以嗎
2021-02-20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