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侵權的抗辯事由
新聞侵權的抗辯事由從法律及事實的角度分類分為新聞報道的內容客觀真實、權威消息來源、客觀公正的評論、當事人同意這四方面。。
抗辯事由是指“被告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而提出的證明原告的訴訟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實。在侵權行為法中,抗辯事由是針對承擔民事責任的請求來的,所以,又稱免責或減輕責任的事由。”而新聞侵權的抗辯事由是指新聞機構的新聞活動雖然給他人造成了損害,但該行為依法不構成新聞侵權行為的情形。筆者從法律及事實的角度提出如下幾方面的抗辯事由:
1、新聞報道的內容客觀真實
客觀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報道的基礎,新聞報道的內容客觀真實是新聞機構在法庭上最重要的抗辯事由。新聞的客觀真實性,是指新聞機構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新聞作品的基本事實和主要內容是屬實的,特別是能夠證明事關特定當事人名譽評價的內容是基本準確的。但由于新聞報道具有時效性而且新聞工作者采訪調查手段有限,所以很難做到報道內容與客觀真實完全一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第八條規定:“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沒有侮辱他人人格內容的,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文章反映的內容雖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使他人的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所以據此條款規定,只要新聞機構和新聞工作者能證明其報道的內容基本屬實且沒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就不構成新聞侵權。
2、權威消息來源
權威的消息來源,是指新聞消息是由權威機構或人士提供,新聞機構只是如實客觀的進行報道,如果因為該則消息的不真實而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新聞機構可以其消息來源權威而非自己捏造為由進行抗辯,要求免責。這一抗辯事由在西方國家稱為“新聞特許權”。面對一般新聞侵權的控告,新聞機構不僅要證明新聞報道與新聞源提供的材料相符,而且還要證明與新聞事實的真實性相符;而享有“特許權”的新聞則只需證明與新聞源提供的材料相符。
3、客觀公正的評論
新聞評論是新聞機構結合重要的新聞事實,針對普遍關注的社會事件和社會實際問題發表的評說性意見、看法,包括社論、評論員文章、短評、編者按語、專欄評論、述評以及廣播評論、電視評論,同時還包括新聞事件報道中對人物、作品、事件、社會現象的評論。客觀公正評論的條件是:新聞評論的事件必須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有可靠的事實來源,立場客觀公正,是善意的評論,即使該評論具有某些片面的、偏激的言論,只要滿足公正評論的條件,新聞機構就可以此作為新聞侵權的抗辯事由,要求免除侵權責任。
4、當事人同意
在新聞報道之前,新聞機構取得新聞采訪報道當事人的同意,或者根據當事人陳述的內容進行報道,當事人表示自愿承擔報道后的不利后果,之后又提起新聞侵權之訴的,新聞機構可以當事人同意為由提出抗辯,要求不承擔侵權責任。
征求當事人同意,不僅是對當事人意愿和人格的尊重,而且新聞經當事人審閱,可以使作品更加符合實際,避免新聞侵權的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申訴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2出國簽證辦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1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