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冒專利
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假冒他人專利者將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無違法所得者,可處以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者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下列行為屬于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1)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2)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3)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4)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2、冒充專利
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者可由專利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并處以5萬元以下的罰款。下列行為屬于此范疇:(1)制售顯示專利標記的非專利產品者;(2)專利權宣告無效后,繼續于制售的產品上顯示專利標記者;(3)在廣告等宣傳材料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者;(4)在合同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者;(5)偽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專利申請文件者。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受害損失或者侵權人盈利數額確定;上述情況難以確定者,可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金額倍數酌情確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其專利權即將或正在收到侵害者,可以此偽事由于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授權前使用該發明并未支付適當使用費者,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亦為2年,自專利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使用其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授權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者,自專利授權之日起計算。
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虛構事實或者不正當理由而指控他人侵犯其專利權并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專利管理部門予以處理并給對方造成損失者,應承擔損失賠償責任。
關于專利侵權的分類介紹,大致就是這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拆遷合同房子被挖政府又說不行怎么辦
2021-03-11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