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其成立的要件有:
1、必須遭受現實的危險。現實的危險包括:自然力量產生的危險,如洪水、地震等;機械、能源設備產生的危險,如飛機故障、油庫自燃等危險;動物侵襲造成的危險;人為原因造成的危險等。
如果實際并不存在著危險,由于對事實的認識錯誤,行為人善意地誤認為存在這種危險,因而實行了所謂緊急避險,在刑法理論上稱為假想避險。假想避險的責任,適用對事實認識錯誤的解決原則。
2、必須是正在發生的危險,即危險迫在眉睫,合法權益正處在危險威脅之中,如不實行緊急避險,危險立即會轉化為現實危害,使有關的合法權益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
對于尚未到來或已經過去的危險,都不能實行緊急避險。否則就是避險不適時。例如,海上大風已過,已經不存在對航行的威脅,船長這時還命令把貨物扔下海去,這就是避險不適時。船長對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損害,應負刑事責任。
3、必須是不損害某種合法權益就無法避免的危險,緊急避險是別無選擇的一種選擇。
4、必須出于保護合法權益的目的。行為人損害某一合法權益,必須是出于避免較大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的正當目的。
緊急避險是采取損害一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種合法權益。因此,緊急避險所損害的客體是第三者的合法權益。明確這一點,對于區分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具有重大的意義。在行為人的不法侵害造成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的危險的情況下,如果通過損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正當防衛。如果通過損害第三者的合法權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緊急避險。損害的對象不同,是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重要區別之一。
5、必須沒有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為有效避免危險而必須損失的合法權益的方式必須以“必要限度”為前提。
緊急避險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增資擴股是不是收購
2020-11-10官司打輸了再上訴還交律師費嗎
2021-03-15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高速拆遷補償就比較低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