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辛*俊(男)與秦-玲(女)經熟人介紹相識談婚,7月8日按照當地習俗舉行了訂婚儀式、辛*俊的父親將88000元彩禮通過媒人轉付給了秦-玲的父母親,隨后辛*俊與秦-玲外出打工并同居生活。同居后,雙方經常因生活瑣事吵架,12月13日辛*俊起訴來院,要求秦-玲及其父母親返還彩禮88000元。
[分歧]
在接受彩禮的女方父母能否作為被訴主體問題上,存在兩種觀點:
第一種意見認為,可作為被訴主體。男方基于同女方結婚或同居的目的將彩禮交于女方父母這是一種地方風俗習慣,當男女雙方結婚目的不能實現或者同居關系無法繼續進行時,作為接受彩禮的父母,負有部分或全部返還的義務。
第二種意見認為,不能作為被訴主體。婚約財產糾紛的法律關系主體是同居的男女雙方,如果將女方父母共同列為被告,則存在訴訟主體不適格問題。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是:
1、本案屬同居關系析產糾紛而非婚約財產糾紛。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是指達到結婚法定年齡的男女雙方在未依法領取結婚證的情況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而產生的財產分割糾紛;婚約財產糾紛是指男女雙方基于結婚的目的,在結婚或同居前根據當地風俗雙方之間產生的錢財給付,后因結婚或同居的目的不能實現而發生的財產糾紛。他們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男女雙方結婚或同居的目的是否實現,如果男女雙方已經同居,那么他們之間的財產糾紛就是同居關系析產糾紛,如果男女雙方沒有實現結婚或同居的目的,他們之間的財產糾紛就是婚約財產糾紛。
2、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件訴訟主體不宜局限于同居男女雙方。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件所調整的法律內容是男女同居期間所產生的財產糾紛,而不涉及同居者之間或者同居者與子女之間的人身關系,如果處理財產糾紛同處理離婚糾紛一樣將當事人嚴格局限于婚姻男女雙方,則不利于糾紛化解,在處理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時,將接受彩禮的女方父母列為被訴主體具有合理性。
3、彩禮返還要體現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如果法院硬性判決女方歸還彩禮,則產生沒有收取彩禮的女方承擔返還責任,而收取了彩禮的父母卻無責返還,這不符合情理,有悖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購房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出資干股退出能退錢嗎
2021-03-06離婚時房屋拆遷怎么處理
2020-12-06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