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人不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1、自助行為,通說是指權利人受到不法侵害之后,為保全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急而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給予救助時,依靠自己的力量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暫時的相應措施的行為,屬于典型的自力救濟。
2、相關權利(權力)的行使,包括公權的行使和私權的行使。如救火中拆除易燃物,父母對子女的管教。
3、受害人的同意,也稱受害的承諾。但受害人的同意的適用不得違背相關強制性或禁止性規定。
4、自甘風險,指受害人明知其從事的活動有一定的風險,但自愿去冒險,當風險出現時,就應自己承擔責任、承擔損害的責任。人們時下風興地的驢行或自助游是常見的自甘風險的例子。另外,體育競技活動中,當參與者受到人身傷害時,一般情況下,由參與人個人承擔責任,其他人無需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5、可預見利益,具體指因過失造成損害,超過正常的可預見范圍的,加害人不承擔超出部分的賠償責任。
6、意外事件,與不可抗力相比較,意外事件的發生絕對不可以被預見,而不可抗力有時可以預見的。
二、相關法律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三章有集中規定。如下:
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八條?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十九條?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條?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第三十一條?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綜上所述,有的侵權行為雖然侵犯了他人的利益,但由于侵權行為人并非是故意為之,所以法律不追究其責任。但在實務中,侵權人不承擔責任的認定往往十分復雜,所以律霸網小編建議您在處理類似事件時,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律霸網律師在線服務隨時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什么情況下要補繳耕地占用稅
2021-02-26公司拆遷補償款用現金行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