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動物傷人時有發生,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作為直接控制人,應當保證動物的安全性。實踐中,由于被侵權人的行為介入,導致損害的發生,此時被侵權人的過錯會對侵權責任的承擔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案就是由于被侵權人挑逗動物遭受損害從而引發糾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78條的規定,飼養動物損害責任是一種無過錯責任,即不論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在主觀上有無過錯,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在這一前提下,該條也規定了相應的責任免除及減輕事由,亦即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免除或減輕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這主要是源于公平觀念和責任自負原則,是法律的衡平觀念和誠實信用原則的產物。凡基于自己之故意或過失而生之損害,非可轉嫁于他人,此為自明之理。
①需要注意的是,在動物致人損害責任中,被侵權人的一般過失不適用過失相抵原則。其主要考量為:無過錯責任的本意在于保護被害人,加害人即使沒有過失也要對損害負責,因此,受害人有過失時,對其過失的斟酌應當比加害人負過失責任的情形為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法律上的均衡狀態。
②當然,被侵權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需由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進行舉證。實踐中,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舉證證明損害是由被侵權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所造成的,一般都會提出要求減輕或者免除自己責任的主張。但如果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沒有明確提出此項主張,一旦過失相抵的構成要件具備時,法院可依職權免除或減輕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這也有利于實現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間的公平。
實踐中,如何來判斷故意或過失呢?所謂故意,是指行為人預見到自己行為的結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該結果的發生。其本質是一種內在的追求或者放任自己行為造成損害后果的意圖,是主觀的不良心態。故意是作為“過錯”中較嚴格程度的歸責事由,表明侵權行為人對結果的追求或明知的心理狀態。應該說,被侵權人出于故意讓他人飼養的動物侵害的情形極為罕見,也就是說,在發生動物致害的案件中,被侵權人主要存在的過錯形態為過失。“目前,我們傾向于只有在被侵權人實施竊取他人飼養的動物或者動物飼養人、管理人已經對特定私人場所內有飼養動物極其可能發生的危險后果進行了警示并已采取了相應的防范措施,但被侵權人仍然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進入該特定場所等極端情況下,才能夠視其存在故意,并免除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的責任。”①被侵權人是否存在重大過失,應當主要從動物自身的危險以及誘發動物危險行為的可能性角度去評判。飼養動物一般有家養動物如雞、羊以及馴化動物如犬類。
一般來說,家養動物的危險性要相對低于馴養動物,相應的馴養動物實施危險行為的可能性一般也要高于家養動物。按照此種標準,被侵權人同樣的行為在針對不同飼養動物時,其是否具有重大過失的結論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對家養動物的投喂行為,原則上不應認定其有重大過失,但對馴養動物,則很有可能構成重大過失。此外,不論是家養動物還是馴養動物,如果被侵權人實施挑逗、投打等行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其有重大過失。應該說,被侵權人是否存在重大過失不能一概而論,關鍵還是要結合一般人對不同動物危險性爆發可能性的普遍認知乃至于認同。
根據民法原理,加害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情形,不適用過失相抵。也就是說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78條規定的免責和減責條款的前提應當是,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沒有過錯或者僅具有輕微過失。之所以要求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沒有過錯或僅具有輕微過失,是因為在沒有過錯或者僅具有輕微過失的時候,損害的發生純粹是一種不幸,當然對于這種不幸,被侵權人也應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避免或者控制。②臺灣地區學者曾*興亦認為:“法律上課以加害人無過失責任或者中間責任時,斟酌被害人與有過失之程度或比重,尤其加害人有過失時,似無須斟酌被害人之過失而減免加害人之責任。”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79條關于因未采取安全措施情況下的動物致害責任以及第80條關于禁止飼養動物致人損害責任,解釋上認為在這兩種情況下,動物管理人或飼養人就“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負有高度的注意義務,
如果沒有作為,其過錯殊為明顯,已非一般過失,理應承擔較重的責任;而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違反禁止性規定飼養烈性犬類等危險動物是對管理規定的嚴重違反,在過錯上等同于故意。故兩種情形均不適用過錯相抵。同時,也要充分注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78條“可以”的表述,結合該法第26條、第27條精神,被侵權人存在故意的,法院應當免除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被侵權人存在重大過失的,法院可以減輕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
另外,根據侵權法原理,被侵權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包括對損害的發生以及損害結果的擴大,例如被侵權人被狗咬傷,未及時處理,導致染上狂犬病毒,即為造成“損害擴大”的情形,此時即應減輕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的賠償責任。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栓著的狗被挑逗咬傷他人相關的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國有土地劃撥土地轉讓有哪些條例
2020-12-08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1-20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