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空拋物行為是否物件致人傷害
將高空拋物侵權行為當作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致人損害侵權行為來處理,是一些法院處理時的基本思路。筆者認為,高空拋物行為是責任主體即行為人可能無法查明,而物件致人傷害行為責任主體即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簡言之,前者是人侵權,后者是物侵權。
(二)高空拋物行為中樓內住戶是否應承擔替代責任
替代責任是指基于特定關系,一方對另一方的侵權行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高空拋物可否理解為樓內其他住戶替真正侵權人承擔責任,取得追索權,等侵權人確定后向其追索?筆者認為不妥,第一,替代責任多基于一定身份而產生,如雇傭、監護等,住在一個樓內并不能構成身份關系;第二,替代責任加重了替代義務人負擔,應由法律嚴格規定方可適用,而從現行法來看,于法無據。
(三)高空拋物行為是否共同危險行為
在共同危險行為中,行為人都實施了行為,但無法辨別究竟是誰的行為造成了受害人的損失,屬于因果關系的推定問題。
高空拋物行為與共同危險行為的區別顯而易見:后者是二人以上共同侵權,而前者為一人侵權。
吊詭的是,有學者提出:將共同危險行為分為顯形與隱蔽的,前者是典型的危險行為,后一種是隱蔽的危險行為,由于住在高樓上本就處于危險的條件提供階段,在此情境下從危險的高樓上向下拋物,更為隱蔽,更具危險性,因此如把高空拋物稱為隱蔽的危險行為就比較好解釋了。
對此觀點,筆者認為有以下不妥:首先,共同危險是因果關系推定問題,而高空拋物屬侵權人推定的范疇;其次,從責任承擔上看,實務界即使作肯定判決也是確定為按份責任之債,而共同危險為連帶責任之債;最后,共同危險立法目的是為了在確定危險人范圍的前提下保護被侵害人的弱者利益,共同危險人因共同的行為才被嚴格劃定為一個范疇,如不依靠共同的行為而僅僅依空間相聯就將所有住戶劃定為一個范疇,似有古代愚昧的“株連”之嫌疑。
(四)高空拋物行為是否適用公平原則
王*明教授所持的“公共安全說”即從公平原則強調以樓內住戶來公平分擔社會公共損失,預防此類行為再發生,保障公共安全。
我國現行民事法規定公平原則的適用對象為當事人或者說是對方受益人,高空拋物案中當事人雙方應是侵權人和被害人,即便適用公平原則也在這兩者之間分配,而將樓內住戶適用公平原則未免牽強。
(五)總結
綜上,可對高空拋物行為作如下總結:指高層建筑的所有人、居住人或他人從住所拋出物件致受害人或物件損害,但不能確定真正的行為人的行為。高空拋物行為不同于物件致害行為,其是加害人不明的普通侵權行為,是自己責任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孔令汝律師,男,漢族,云南邊昭輝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法學學士學位。 孔令汝律師2016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并從事律師執業,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知識和辦案經驗,對案件有著自己獨到的領悟和見解,在辦案過程中,孔律師能夠直擊案件要點,精準把握,針對案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收集對應證據,使客戶對案情一目了然,有效地保障客戶的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犯。 孔令汝律師執業以來辦案類型涉及刑事辯護、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等訴訟業務,也參與協商處理多起工傷、工亡案件等非訴訟業務,孔律師的敬業精神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孔律師擅長于婚姻繼承、債權債務糾紛、合同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勞動仲裁、房地產建設工程等相關訴訟及非訴訟法律事務。 孔律師始終奉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服務宗旨,本著對法律的信仰和對客戶負責的態度,做到將客戶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理,全力維護每一位客戶的合法權利不受非法侵犯。 ? ? ?孔令汝律師作為年輕律師,其思維敏捷,自身定位準確,辦案技巧嫻熟,具有突出的親和力。
醫療糾紛應急處置預案范本
2020-12-13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如何計算土地出讓金
2020-11-27公房拆遷標準和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呢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