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侵權法中對于產品侵權的侵權事由是如何規定的
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我國早在1986年就制定了產品責任法律、法規,主要體現在《民法通則》和《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之中。1993年我國第一部《產品質量法》出臺。1993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出臺,我國在產品生產、銷售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加快了立法步伐,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軌道。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很明顯,對于產品質量侵權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實體法已有規定。
產品質量侵權
民法通則第122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產品質量侵權的構成要件包括:
1.生產或銷售了不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產品。即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或產品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2.不合格產品造成了他人財產、人身損害。這里所指的他人財產,是指缺陷產品以外的財產,至于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害,購買者可以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要求銷售者承擔違約責任,而非產品責任。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購買者、消費者,也可以是購買者、消費者之外的第三人。
3.產品缺陷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間存在因果關系。損害事實應當是由該缺陷產品所致,否則生產者或銷售者不承擔責任。
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產品制造者與銷售者承擔的是連帶責任,即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霉求賠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后,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后,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但是,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對產品質量不合格負有責任的,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在向受害者賠償后有權向運輸者、倉儲者要求賠償。
產品生產者的免責事由有三項:其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其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其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存在的。同時法律規定,由于受害人的故意造成損害的,生產者、銷售者不承擔賠償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失造成損害的,可以減輕生產者、銷售者的賠償責任。
在現實生活中的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復雜的,所以需要我們具體是分析。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斷產品質量的依據是什么
2020-12-10拆遷違法能否請求國家賠償
2020-11-09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了該怎么辦
2020-12-16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